第62页

她手脚麻利地拣出药材。童子在一旁看着,有些愣怔。

待晚云都分好了,他呆呆地问:“你怎样样都记得清楚?”

晚云敲敲他的脑袋:“医家治病救人,首要乃是记方子。第一个方子名叫鼻塞脑冷清涕出方。你若识得方子,无论药量增减,都能记住。”

童子闻言,噘着嘴道:“我只是来帮阿公的,又没正经学过,怎么知道这些。”

晚云不与他啰嗦,道:“刚才我看桔梗快没了,须得补一补,库房在何处?”

童子从仓曹处取了令牌,来到城墙脚下。

里边辟了几个窑洞做库房。

晚云走进去,闻到一股霉味,不由皱眉。

按理,河西干燥少雨,便于储存。若是霉了,必然是药材没晾干,或是路上淋了雨。

童子见她竟要把那些药材拿出去晾晒,瞪起眼睛:“你究竟是何人,这般闲,营里不操练不讲习么?”

“这你别管。”晚云撩起衣袖,一边将麻袋拖出去,一边说,“快来帮忙。”

这是个粗活,但晚云在医馆里常做。

入货时要拆包验货,不定时还得拆开晾晒。晾晒是顺道将大小不当、品质不佳的残次品拣出来。

不过晚云翻检一阵,便感到这库房中的问题远不止于此。

这库房中的药材着实太多,大大小小上百包。里头不仅有发霉的,还有长虫的。天冷了,有的虫成了尸体,有的还苟活。

若在仁济堂,这些要烧掉的,但在玉门关这样的地方,任何东西运过来都金贵得很,万不可浪费。且现在大雪封路,战事随时爆发,又从哪里补给呢?

晚云感到事关重大,晌午的时候,瞅着空当找到了裴渊。

“药材?”裴渊看着她,“你去了医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