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孙焕看他忧心忡忡的样子,拍拍他,道:“别担心。无论来这是谁,总归是自己人。”

裴渊却苦笑:“你把人家当自己人,人家未必这么想。”

“你还怀疑圣上的用意?还担心黄雀在后?说不定朝廷只想先让戎人乱一乱,等来日兵强马壮、国库充盈了,再合着西边几个小国一块收拾?”

“我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不合理。”裴渊摇摇头,“高昌离两关二千里,断没有发兵而不夺城的道理。纵使要从长计议,将高昌收为据点,设立军府,亦是百利而无一害。我觉得,父皇必有后手。”

“那是什么呢?”孙焕困惑道。

无论是什么,他不容许有任何疏忽,问:“戎人牙帐有多少人?”

“两万余,不足三万,比我等还多些许。”

裴渊扣了扣案几,道:“我有个想法。”

孙焕看他的神情,眼神顿时放的贼亮,“我就喜欢你这副模样。什么想法,快说来听听。”

裴渊沉声道:“这两万余人,要为我所用,以防万一。”

“你要劝降?”孙焕讶然,“若能全劝降自然最好啊。不然打得两败俱伤,后头处理伤患和战俘也很麻烦。可是,行得通?这些人一路被追着打,怨气重的很。”

“时机已至,未尝不可。”裴渊道:“你尚且厌战,他们未必想打。况且,若他们消息灵通,必然知道裴瑾的五万大军已经出关,如今戎人大势已去,已然强弩之末,给他们一个台阶下,若他们聪明,亦是一条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