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裴渊不置可否。

他自然想到了。

用来拖住太子的第二个天兵,就是裴瑾。

戎人降部如今成了烫手山芋。按道理,太子已经受降,接下来就是安置之事。

放眼望去,只有裴渊的河西道和裴瑾的朔方最近,也最为稳妥。可河西道如今倾巢而出,几位将军还有一身官司在身,不宜安置。

唯有朔方可行,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说得轻松,真做起来难度极高,难就难在说服裴瑾。

这几日,除了不断被被热情的戎人骚扰,太子其余的时间都在和诸将商议此事、而只要议事,必定一反常态,拉上裴瑾。

第124章 冬去(一百零四)

戎人来降颇为突然,没有圣旨作保,他亦不能号令裴瑾。说白了,全靠情面。

但是,经历过夺权之事,太子此行已经把裴瑾得罪透了,情面不值一提,唯有请诸将一道说服裴瑾。

偏偏裴瑾是诸皇子中以特立独行闻名,一句“我一个百无一用骗吃混喝的闲散王爷能帮得上什么”,甩袖出了大帐,跑到裴渊帐中溜达来了。

自从裴渊携戎人前来,裴瑾多日的怨气便有了出口,这几日得意洋洋,俨然枯木逢春。

裴渊看他玉面生光的模样,道:“你适可而止,那毕竟是太子,再磨个三四日你就应了吧。再怎么说,回去朔州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怎么也比留在这里强。”

裴瑾却道不过瘾:“我可不能就此放过他,让我再想个别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