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头也不回地往楼上走去。
施婧的日记太多,虞嫣来不及一页一页细看,也不可能将它们拿回来。于是,她只能用手机把里面的内容拍下来,回家再慢慢翻看。
手机上的照片已经同步到了电脑上,虞嫣坐在屏幕前,一张一张地翻看着自己拍下来的施婧日记内容,只觉心潮仍然澎湃。
除了宣纸日记本,虞嫣还按时间线找到了它前后的日记,至此,事件终于变得明晰。
施婧留洋学成归国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安逸的世道。她原本想凭借自己的学识,做出一番事业,但当时的情形,全然不能让她放开拳脚,只能通过父亲的关系,进入一所教会医院里工作。
在日记里,施婧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她并不喜欢当前的工作,已经在考虑离开。鉴于当时的局势,她只能去当时的上海,或者出国,回到欧美国家生活。
和虞嫣一样,她故事的开始,也是由于一场意外。
恰在那年夏天,施婧的祖母病了。她便请了假,回到城郊的老宅里照料祖母。
在日记里,她提到,老宅的花园里,有一个荷花池。那池子里长满了荷花,莲藕也很不错。病中的祖母说想吃莲藕,家里就让帮佣的长工下到池子里去挖藕。施婧觉得好玩,也跟着下去,不料,竟挖到了一块玉佩。
——“……我从淤泥里把它挖出来,放在水里洗了好些时候,才发现那是一枚漂亮的白色玉雕。家里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就拿到城里去问金石家,他说,这是个玉司南。古人认为,司南能定乾坤,将它佩戴在身上,可以辟邪。家里人猜测,这是很久很久以前不知道什么人落在这池子里的。奶奶却很当一回事,说玉都有灵气,既然是我发现的,那就是跟我有缘分,让我带在身上……”
玉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