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她叹口气,道:“我年纪大了,就等阿窈坐上中宫之位,便再无遗憾了。”
果然是母子同心。
月夕道:“原来如此。”
太后继续翻了翻名册,忽而道:“先前让你留下的翁家闺秀,叫翁娟的,可留下了?”
月夕道:“那位闺秀的名字,应该在第三列。”
太后展开名册,果然看到了翁娟的名字。
她又将名册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眉头微微蹙起,埋怨道:“如此说来,上回给你十二个名字,最后删删减减,就只剩下五人。再除去一个已经晋位的阿窈,便只有四人。怎会成了这样?”
月夕早有准备,一脸无辜:“上回周嬷嬷说过,只要留下这位翁家闺秀便是。我为太后着想,想办法又多留了几个人,不是大好么?怎么太后反倒问起我来了?”
太后瞥了周嬷嬷一眼。
周嬷嬷忙叫苦不迭。她那时为了交差,和公主商议了对策。本就是私下里说的话,怎么转眼搬到明面上说了?
她知道,这是承认也是,不承认也不是。
承认了得罪太后,不承认得罪公主。
周嬷嬷看着太后,讪讪道:“太后,这事皇上盯着,公主也是无法。”
太后看她的模样,便大致猜到了首尾。
这老奴,是个忠心耿耿的,可有时会犯糊涂,分不清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