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亥此言,无疑是将祖龙推上了神坛。
治粟内史王戊闻言,亦急忙附和道:“赵大人所言极是。
陛下之功德,足以告慰天地。
封禅泰山,实乃众望所归!!”
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多有附和之声。
然而,在这股热潮之中,法家领袖李斯却一言不发,面露沉思之色。
祖龙见状,目光转向李斯,问道:“李斯,你意下如何?”
李斯闻言,抬头望向祖龙,沉吟片刻后道:“陛下,封禅泰山,非同小可。
然陛下之功德,确实足以告慰天地。
臣以为,此事可行。”
秦池在旁,见李斯都已附议,心中暗叹一声,也只得无奈附和道:“陛下,既然李斯大人都认为可行,臣自然无异议。”
祖龙见群臣意见已趋一致,便点头应允道:“既然如此,那便择日封禅泰山,以告天地。”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欢声雷动。
群臣纷纷向祖龙表示祝贺,心中对封禅之事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在这股热潮之中,李斯和秦池却相视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神色。
他们深知,此次封禅泰山之事,虽看似荣耀无比,但其中却暗藏着诸多复杂因素。
不过,他们也明白,此刻的朝堂之上,已是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
随着祖龙的一声令下,整个朝堂开始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封禅大典做着各种准备。
……
旬日。
闻王翦有恙,秦池心忧,遂前往探视。
至王府,见王翦卧于病榻之上,形容憔悴,秦池心中不禁一酸。
王翦见秦池来访,强撑病体,微笑道:“秦池,你来了。”
秦池忙上前,握住王翦枯瘦的手,关切道:“老将军,您怎可病得如此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