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鑫不由地皱起眉头,不会这么凑巧吧?
只是赵复年已七八十岁,那壮妇看着刚过四十,两个年纪差得也太多了些。
还是他儿媳妇?
李显摇摇头说道:“没听说赵先生有娶过妻,更无子嗣。
“当年,她被丈夫骗来此地,留下照顾甄娘子。说最多三五年便会将她接走,结果一呆便是十一年。”
十一年,是在自己被拎走之后的事。
这赵李氏即便不是赵复的老婆或是儿媳妇,也必然跟他有莫大的关系。
看来,这些人事情也并没有做得太绝,毕竟还是给甄娘子留了不少的后路,以保证她可以平安地活下去。
“她们俩,以什么为生?”
“甄家在此地有十余亩薄田,都是赵李氏一人耕种。甄娘子平日里会做些针绣,定期送去县城售卖,以贴补家用。”
难怪,天天做针线活,加上思念儿子总是不停地哭泣,现在眼睛已经快全瞎了。
“我倒是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不要养成卖关子的习惯!”甄鑫严肃地批评道。
李显嘴角一撇,说道:“那甄娘子在三年前眼睛便几近失明。”
“什么意思?”
李显正待矜持,却见甄鑫已经拔出三棱刺,只好两手一摊,说道:“意思她早已做不好针线活,可是那些刺绣依然还能卖得出去,而且据说价格卖得还很不错。”
甄鑫不由地陷入沉思。
当年布下此局的人是赵复与王恂,姚燧虽然是王恂的弟子,其实有些事情未必清楚。
最清楚的赵复却始终不肯向我坦陈所有细节。
大概是因为他依然觉得,有必要给我留下最后的一丝悬念?
或者是因为赵复自己也没有搞清楚某个关键的环节?
因此上,赵复才用各种手段,在维持甄娘子基本生计的同时,控制秘密的泄露。
想在县城里挖出这个资助甄娘子的人,应当不难,但是挖出来之后便意味着甄娘子的身份很可能会被暴露出去。一旦引起皇帝的注意,恐怕会有相当大的麻烦。
或者,等明天甄娘子心情不再激荡的时候,再跟她详细了解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