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代除夕春节为重不同的是,古人将上元节看的更重。
承辉十七年的上元节,天还亮着呢,京城便躁动了起来。
这不单单是一场灯火盛会,还是一场娱乐盛会和商业盛会。
重大节日加班对于五城兵马的士兵而言,属于生活的常态了。
吃的就是这么一碗饭!
区别在于,谁来当老大。
临时回归的贾琏,给大家开出了丰厚的加班奖金。
正所谓钱给到位,什么都不是问题。
放假休息随时可以,挣大钱的机会可是非常的少。
穿着鲜亮的制服,手持步枪的士兵们,在所有要点都设了哨卡和临时应急点,士兵们更是十步一岗,确保有一点风吹草动,能要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怒马鲜衣的少年们,刚出门就被哨卡拦下了,灯会不许骑马,请乘车或坐轿子。
这帮怒马鲜衣的少年,可以理解为鬼火少年,热血沸腾的年龄,一点就着的麻烦制造机。
尽管很不爽,这帮少年们还是乖乖的下马,乘车或者步行出门,至于轿子,那是娘们坐的,不符合我们独特的气质。
夜幕降临时,灯火点燃了承辉之治后更名的长安街。
京城但凡有点名头的家族和商贾,都推出了自家的花灯车。
孩童们举着五颜六色的灯笼到处炫耀,青年们聚在一起,议论着睡觉少女颜色殊。
商贾们声嘶力竭的喊叫着,兜售自家的商品。
贾琏却在金水桥前,检查防务的同时,巡视烟火燃放的最后准备工作。
没错,今夜的压轴重头戏,就是研发厅为陛下准备的烟火秀。
城头上也被灯火点燃了,承辉帝带着一众妃子,正在吃酒观景,看着眼前这条被灯火点亮的长街。
身边的莺莺燕燕,热闹非凡,配合眼前的美景,承辉帝不禁陶醉在江山美人在手的喜悦之中。
受邀而来的十几个大臣们,纷纷起身作诗,,歌颂盛世,鼓吹明君,粉饰太平。
这一刻,承辉帝觉得,自己看到的拥有的一切,就是整个世界。
当金水桥的上空升腾起绚丽的烟花时,无数人的眼睛看见了梦幻的一幕。
所有人都相信,这个时代属于这个国家。
只有贾琏一个人站在阴影的角落里,嘀咕着:“工业革命不过迈出了第一步。”
未来一百年,这个世界的归属,尚未有定论呢!
年后关于贾琏的去向,内阁吵的不可开交。
林如海一个人对阵李清、岳齐、潘季驯,争论的焦点在贾琏要不要入阁。
林如海是唯一的支持者,甚至主张扩大内阁。
张庭恩选择了沉默,其他三人坚决反对。
反对归反对,理由不一样。
李清在会议上是这么说的:“贾不器年方二十五,功勋资历都是够格的,然则现在入阁,实则是在害了他。不若待到而立之后再提。”
岳齐则主张:“今林贾联姻,贾不器入阁与林相翁婿共事,不妥!”
潘季驯也是类似的观点,认为林如海和贾琏,不能一起在内阁,只能留一人。
林如海则表示:“林某素不栈恋权位,为国家计,林某愿意退出内阁,外放一地。”
张庭恩待众人的观点都发表之后,令人整理会议记录,交给皇帝决断。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再怎么吵,贾琏能不能入阁,全看皇帝的意思。
别说入阁了,就算想从四品到三品,都要皇帝批准。别的不说,高级官员人事权,皇帝是有权利一言而决的。
日常各位阁臣的选拔官员,建立在吏部推荐的名单上,而皇帝决定三品以上大员,则是在内阁推荐的基础上。
但是到了尚书和阁臣这个级别,那就只能是皇帝钦点了,不存在推荐的。
这就是承辉帝登基以来,通过人事权彰显权威的方式。
原则上,只要不出大问题,内阁大臣都能一直干到十年期满,皇帝留任则留,不留则未必能有第二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