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轰鸣声里,汉娜的应答被揉碎在晨风中。
车后窗的芦苇海正在缓缓闭合,如同巨兽吞咽下所有秘密。
而那只编号K337的候鸟,此刻正掠过辽东湾的盐沼,翼尖沾着他们未能带走的朝露。
………
此时此刻,汉娜正对着景区导览图皱眉:“江南风情园?在东北造苏州园林?”
卢勇调整着相机背带,“去年《地理中国》拍过,说是用辽河芦苇做飞檐翘角。”晨雾中白墙忽隐忽现,黛瓦上真的栖着三只丹顶鹤,朱红顶冠刺破灰蒙蒙的天际线。
验票闸机做成月洞门样式,汉娜的防晒袖套勾住雕花窗棂。管理员笑着递来油纸伞:“姑娘换这个,园区雾喷系统半小时后启动。”她刚撑开伞面,发现伞骨末端系着陶制风铃,十二生肖造型随步伐叮咚作响,惊得池中锦鲤甩尾遁入睡莲深处。
曲廊的碑刻还凝着晨露,汉娜指尖扫过拓片纹路:“这颜体字比慕尼黑中国馆的复制品还润。”她忽然踮脚,“快看!碑脚藏着只石雕避水兽!”青苔覆盖的异兽口中,竟有尾活蝌蚪在摇头摆尾。
卢勇的广角镜头突然捕捉到反光,碑林深处有面铜镜悬在紫藤架下。汉娜凑近细看,镜面映出的却不是自己——穿马面裙的女子正在给石碑描红,发间银簪坠着辽东湾特有的砗磲贝。
“这是我们馆长奶奶年轻时的全息投影。”讲解员的声音惊飞镜中幻影,“六十年前建园时,她用辽河口的贝壳粉调制防蛀涂料……”汉娜的防晒袖套不小心扫过镜框,铜镜突然播放起八十年代游客的嬉笑片段,她自己的金发在黑白影像里泛着奇异白光。
九曲桥突然被浓雾笼罩,汉娜攥紧油纸伞柄:“这雾喷得比红海滩涨潮还快!”桥下传来木板吱呀声,她以为是锦鲤撞柱,低头却见青铜龟趺驮着界碑缓缓移位,碑文“映月潭”三字正慢慢浸入水中。
卢勇突然拽她蹲下,雾墙里冲出艘乌篷船模型。船头站着穿中山装的机械船夫,关节转动声里递来陶罐:“收集三滴不同时辰的荷露,可换缂丝地图残片。”汉娜的矿泉水瓶刚伸向荷叶,机械手突然缩回:“必须用园区特供的汝窑盏!”
雨雾中响起琵琶轮指声,汉娜循声追到听雨轩。八音盒藏在匾额背后,她踮脚上弦时,轩外假山突然移开半米,露出布满按钮的暗格。卢勇按住最亮的青花瓷钮,整片荷塘的雾喷系统瞬间停摆,八百朵红莲在突然降临的寂静中同时绽放。
斗拱馆的鲁班锁缺了关键构件,汉娜咬着手电筒趴上横梁:“东北松木做的雀替里会不会藏零件?”她的发绳勾住垂花柱,扯落簇灰云似的蜘蛛网,惊现梁上墨书——「1983年维修组藏酒处」。
卢勇用手机扫描榫卯结构,AR还原出当年场景:穿劳动布工装的青年们正往梁间塞玻璃瓶,泡着人参的药酒里沉着枚青铜箭头。汉娜突然指向全息投影边缘:“那个女技术员的工作证!”泛黄证件照竟与碑廊幻影中的女子容貌重合。
展柜里的微缩模型突然自动组装,汉娜的尖叫卡在喉咙——三百个零件拼出的不是大殿,而是他们此刻所在的斗拱馆。当最后一片瓦当归位时,真实建筑的横梁传来闷响,尘封四十年的药酒瓶应声坠落,被卢勇用相机包凌空兜住。
桑树林挂着“养蚕体验”木牌,汉娜的镊子尖在颤抖:“这蚕宝宝比苇海湿地的蜻蜓幼虫还软!”
她没留意桑叶背面趴着只虎斑天牛,鞘翅突然震颤,惊得蚕群昂首吐丝,瞬间在她袖口织出块不规则纱罗。
管理员捧来缫丝机大笑:“这料子够做条手帕!”
汉娜的脚踏板节奏总比卢勇慢半拍,沸水锅里浮出的生丝缠成乱麻。(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