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利这次的运气还算不错,休庭半个小时以后,陪审团成员们就全体裁决一致了,
接着再次开庭,法官先是宣布那个黑帮成员被裁定“有罪”,接着就给他确定了刑期和罚金——顺便罪犯如果没有按时缴纳罚金的话,刑期还会被换成另外一个“超级加倍”的版本。
美利加联邦此时还没有“废止死刑”的说法,不过在相对繁华的东海岸各州,对绞刑的判决已经开始变得慎重,
比如说今天的这位黑帮小喽啰,身上背着命案,但因为法官认为他不属于“蓄谋杀人”,只能算是在胁迫过程中手段稍微过激、造成了意外后果,依旧没够到“一级谋杀”的标准,所以判了个十几年。
围观群众们看起来对这个结果还是普遍满意的,检察官在收拾东西的时候还顺便接受了记者的简单采访,声称这是“正义的胜利”,收获了一片掌声,连带着威利也成为了被采访的对象,
韦恩见状,就悄悄跟琳娜蛐蛐了几句,琳娜便让跟班的“软化”找机会去跟现场的几位记者私下交流,目的也很单纯,就是稍微塞点钱,让对方多写几句关于威利的好话。
美利加的不少职业人士,都会有点“轴”和“傲气”——这年头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叫“职业精神”,
就比如说记者,当他们打算写你黑料的时候,你如果想要通过花钱来搞定他们,那么其中有一部分记者是不会接受的,说不定反而还会叛逆起来,不把你的丑事曝光出来就绝不罢休,
但要是在他们写其它报道——尤其是正面报道——的时候,你稍微花点钱,大多数记者却又往往会乐于接受,不介意往里边多添几句好话。
反正就有点要“顺着毛捋”的意思,花钱也得讲究“时机”和“门道”。
韦恩最近因为被怀疑有命案在身,所以要是不依靠比顿家族之类的本地人脉,洗白的水军其实都不能乱买,否则就可能事与愿违,
不过曲线救国的办法却也不是没有,威利此时是在跟里士满的检察官一块办案,对付的又是跟侦探社没有利益纠葛的本地小黑帮,记者们在这件事情上泼脏水的概率不大,正巧可以让他们更加地“客观公正”一些。
反正到时候报道发出去,威利要是能收获“多半好评”,那韦恩的风评说不定就也能跟着潜移默化的被改变,
等市民们看得多了,威利是侦探社的人,韦恩也是侦探社的人,舆论场中的评论只要出现分歧,侦探社至少也能混个“褒贬不一”,总比一边倒地被人带节奏要好。
“威利,法庭首胜,恭喜啦!”
等记者们稍微散开以后,侦探社的三个合伙人才走了过去,
琳娜在旁边眉飞色舞,韦恩和检察官互相对视一眼,稍微点头,这会儿却不必多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