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蹉跎苦

荒沙主宰 黄火青 2736 字 2个月前

“今日找你来是为了度田。”

洪范听到“度田”二字,霎时百二十分警醒。

前世作为工程师他对历史的了解只有皮毛,但海瑞查徐阶这样鼎鼎大名的故事还是听说过的。

“大华的田税有四种免税类型。”

关奇迈自桌对面推过来一张草书写就的纸张。

“第一是官田,包括皇室田产与卫所等军队屯田;

第二是勋贵庄田,按照爵位级别有指定数目的免税田;

第三是祭田,诸神并佛道寺庙所占土地有部分免五成税;

第四是武田,气境武者始享有,先天可免税百亩、元磁千亩、天人万亩,往往用在家族或门派名下田产。

这制度原本不坏,可随着大华享国渐久,隐田和投献之类的事情越来越多,以至于朝廷税基损毁,世家门派们却吃得肥壮!”

他说到这里语气略急,在洪范听来颇有种新木匠修旧屋的气急败坏。

“大华以武立国,爵位级别与武道境界往往对应,凡人要挣高爵是千难万难;所以归根到底二、三、四项的隐田问题都是武者力量强过地方官府导致。世家的事情我们掌武院暂时管不了,但察武部对门派有司法处置之权,法理上是够得着的。”

这句“法理上够得着”听得洪范心头一紧。

【总感觉这不是先天境界的我该处理的事情……】

他默默想到。

“大华律规定门派宗族名下都可寄产,比如田地屋舍之类。从制度上说,它们的免税额度理应按照在世武道强者的数量而定;武者本人死了,免税田就应当取消。但实践上此事极为困难,往往是一团乱账。”

关奇迈嗤声冷笑。

“度田这事从前查过吗?”

洪范插了句嘴。

“当然查过。这事本质上是中央与地方争利,如何能不查?”

关奇迈点头。

“百年前创立掌武院的成帝查过,当今圣上二十多年前初继位时也查过,但都收效甚微。这一是技术上的问题,譬如案牍繁杂,中央派遣的官员不熟悉本地;二是地方上利益盘根错节阻碍重重——早年还有过地方官为应付朝廷清查将平民的小块耕地虚报为武者的非免税土地,反在穷人身上压了双层税负。”

“其实两年前中州也有个契机,老夫遣人稍作试探,没有做成。”

他顿了顿,见洪范脸色难看,又补充道。

“兹事体大,自不指望一人一时便解决;此次青州有个更成熟的机会,所以老夫要你替我开路。”

第二张小楷写就的折子被推过桌来。

“青州苍墟城的青帝真宗,世传《青帝剑典》,最高至元磁四关;一百五十年前此宗最鼎盛时有三位元磁、六位先天在世,享三千六百亩田地免税,折算下来一年可省税银约五千贯。

按青州掌武司的情报,青帝真宗现下名义上有土地过六千亩,其中一半免税,私下里隐匿的田亩数额不清楚,但至少过万。

七日前,此宗仅有的元磁‘青天悬剑’杨翠微寿终正寝;如今苍墟城中已搭了“丧棚”,照惯例会停灵三个月,待各方亲朋远来祭奠后摘取遗蜕,入土下葬。”

元磁强者的入葬流程洪范已经历过数次。

一般来说停灵越久说明生前地位越高,而公开摘取遗蜕再下葬也是惯例——否则墓穴一直被盗墓贼窥伺,难得安宁。

【所以山长说的“成熟机会”是指最高战力刚刚老死,还没过头七?】

他意识到这一点,觉得有点难评。

关奇迈显然不是个在乎名声的人了。

好在洪范自己也不是。

“洪范,青帝真宗已成了个软柿子,而你是紫绶里最硬的刀。”

关奇迈铿然出声,一掌按在桌面。

“个人上你战力出众、品性过硬,智谋手腕兼具,这两年更得天下名望;身份上你出自凉州寒门,父母双亡无师无派,与青州本地没有任何人情牵扯。此外,你还是祖龙点选的星君,谁要动你都多一分顾忌。”

这一番话说得洪范有些迷惑。

前一段是灌迷魂汤鼓舞士气,中间一段“父母双亡、无师无派”分明不是什么好词,而最后一段的“动你”、“顾忌”就更不好捉摸了……

但不管怎么说,度田的艰难洪范完全能够理解。

因为这方面金海城众豪强自身就不干净——以洪家为例,族里大约有两千亩田地被隐匿,其中既有用洪坚的过期额度,也有谎报为荒地、山林,还有不少登记在已故平民名下(贫困“死户”,税率较低)。

“此事老夫属意于你,你打算怎么做?”

关奇迈问道。

“我现在有两个念头。”

洪范沉思片刻,回道。

“第一是出发前获得吏部、户部等所有相关部署的全部授权;第二,额,第二是立刻遣人归乡,必须要先把自家的隐田全部核销——以我如今的家业与威望,此事应该不难。”

“看来我没有选错人。”

关奇迈露出笑容。

“但要办此事,我还需要很多人力。”

洪范又开口道。

“你要什么人力?”

“账房、书吏,这些自不必说,清查土地坐实证据也要人手;此外这些人没有自保之力,还需武者随行。”

他说着看向关奇迈,然而后者只是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