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湖村逆起

吃饱喝足之后,村子里的人们并没有休息,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春耕在即,但耕地却不够。

在村中长者赵伯的带领下,大家纷纷拿起锄头,前往村外的荒地。尽管土地还结着一层薄薄的冻土覆盖着,但大家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赵伯身先士卒,点燃冻土上的枯枝烂叶,堆起一个个火堆,用力地挥动着锄头,一下又一下地砸向冻土。每一次锄头落下,都会发出“砰”的一声,冻土被一点点地翻开。

年轻人见状,也纷纷效仿,他们干劲十足,手中的锄头在空中飞舞,溅起一片片冻土。年老体弱的人虽然不能像年轻人那样用力,但他们也在一旁帮忙收集干草,点起火堆,为开垦荒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原本荒芜的土地逐渐被开垦出来,变成了一片肥沃的良田。原本寸草不生的土地,如今被翻耕得松软而肥沃,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村民们辛勤劳作,挥汗如雨,将这片土地变成了希望的田野。

与此同时,房屋建造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里的木匠们发挥着他们的专长,教流民们各种手艺,如伐树、锯木、打桩等。虽然没有专业的工具,但大家并没有气馁,而是巧妙地利用石头、骨头等替代品,克服了困难。

寒冬腊月,雪花纷飞,寒冷的天气给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村民们并没有被严寒所阻挡,他们的手虽然被冻得通红,但每个人都咬紧牙关,默默坚持着。没有人喊累,没有人抱怨,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新建的榕湖村已经焕然一新。新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每一栋都坚固而美观。新开垦的荒田里,冬小麦已经种下,嫩黄的麦芽在寒风中顽强地生长着,仿佛预示着未来的丰收。

就在这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霸王项羽率领三路大军,迫降了大隅县。这个消息让榕湖村的人们欣喜若狂,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将更加安定。

随着人口的激增,榕湖村已经发展到了六百多人,各种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铁匠铺、杂货铺、小饭馆等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村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在村头,一座关钥儿亲自手书的石碑高高矗立着。石碑上刻着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患难与共,齐心筑梦。”这八个字不仅是榕湖村的精神象征,也是村民们共同奋斗的见证。

经过这段时间的共同经历,田青虎和关彩儿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可以说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由于当前物资匮乏,且双方长辈都不在身边,他们暂时无法举行正式的婚礼。

不过,在征求了二叔卓振东的意见后,田青虎决定在这动荡不安的时期,只要缘分到了,就尽快成婚。毕竟,在如此兵荒马乱的情况下,等待合适的时机可能会遥遥无期。

至于返回卓山乡成亲的想法,田青虎基本上予以否决。一方面,他已经过继给了田伯光,虽然在卓氏家谱上自己的名字还没有被删除,但毕竟已经改姓,回卓山成亲显然不太合适,这会让嗣父田伯光处于尴尬的境地。

经过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最终确定了两人的婚期定在农历小年这一天。这个日子不仅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方便亲朋好友们前来参加婚礼。而且,选择在交河县举行婚礼,也有着诸多好处。

交河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方便宾客们前来道贺。同时,这里的风俗习惯与两人的家乡相近,能够让婚礼更加庄重和传统。更重要的是,婚后他们可以趁着除夕佳节赶回卓山,与家人一起共度团圆的年夜饭。

田青虎的继父田伯光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立刻从交河县开始忙碌地筹备婚礼。他不辞辛劳,跑前跑后,尽心尽力地操办着每一个细节,只为了给这对新人一个完美的婚礼。

而在关彩儿这边,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长辈就是骑将周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周仓此刻正在外征战,镇守在新阳县。

尽管如此,卓青麟并没有忘记向周仓通报这个重要的消息。他通过后勤补给队,将三哥田青虎的亲笔信转交给了周仓,向他详细说明了两人的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