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望江论政

林九峰不仅对大隅县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他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百姓的温饱,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如何保障社会治安等等。项羽心中暗自感叹,这才是真正为民解忧、为生民立命的好官啊!

“林先生,见你治政能力如此之强,我真舍不得把你留在南楚地界,跟我去彭城,如何?”项羽满脸感慨地说道,他的目光落在林九峰身上,流露出对他的赏识和不舍。

林九峰赶忙拱手回礼,谦逊地说道:“霸王过誉了,九峰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做了该做的事情。我所追求的,不过是上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下对得起黎民百姓罢了。至于我个人的去向,倒是无关紧要。”

项羽听后,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能震碎周围的一切。他豪爽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一言为定!走,一同上这酒楼歇歇脚。走了这么久,我也正口渴得很呢。”说罢,他抬头望向耸立在南门码头的酒楼——望江楼,那座建筑高耸入云,气势恢宏。

望江楼的楼檐上悬挂着铜铃,微风拂过,铜铃轻轻晃动,发出清脆而又略带寂寥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世事的无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项羽毫不迟疑,跨步向前,向着望江楼走去。他的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带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与霸气。岁月在他那刚毅的脸庞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那是无数次征战留下的印记,也是他荣耀的勋章。

就在同一时刻,林九峰身着一袭长衫,身姿挺拔,气质儒雅,宛如一位文人雅士。他悠然自得地推开雅间的窗户,刹那间,阵阵江风如温柔的手,轻轻拂过他的面庞,带来丝丝凉意。

林九峰站在楼上,手扶栏杆,极目远眺。远处的江水滔滔,奔腾不息,仿佛诉说着世间的沧桑变迁。他的身影在江风中显得有些单薄,但却透露出一种从容和淡定。

项羽见状,大步流星地走到窗台边,豪爽地大笑一声,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能震碎那江面上的层层涟漪。他朗声道:“这望江楼果然名不虚传,视野如此开阔,正适合与先生畅谈天下大事啊!”

说罢,项羽在窗前的栏杆处随意地坐下,与林九峰相对而坐。桌上,一壶新沏的香茗正冒着热气,袅袅升腾,宛如轻烟。那淡淡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项羽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感受着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的美妙滋味。

然后,他放下茶杯,目光如炬,凝视着林九峰,开口问道:“林先生,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烽烟四起,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南楚刚刚建立,民生凋敝,灾患连连,而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也开始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依先生之见,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错综复杂的局面呢?”

林九峰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茶杯,他的面色显得异常凝重,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在身上一般。他缓缓地开口说道:“将军所言甚是。对于周边的事务,我们必须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将王道与霸道相结合。这样做不仅可以平息边境的祸患,还能够开拓疆土,增强我方的势力。”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如今诸侯如蜂群般崛起,他们都具有强烈的侵略性。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要有一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气势。然而,在战争中,我们也要注意把握好节奏,不能一味地穷兵黩武,而是要剿抚并重。一方面,通过通商交流,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情报,搞活经济;另一方面,在加强边防、严守关隘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强化军事装备和武力。毕竟,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我们既要保障边境的安全,让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又要不断增强军事实力,扩大我方势力。”

项羽听完林九峰的话,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深思熟虑,然后说道:“先生此言甚妙。然而,府堂之上,官员为了各自宗族的利益,相互倾轧,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长此以往,南楚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