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居于阴阳之间,非阴非阳,有阴有阳,具有阴阳平衡的特点。
“中”继承了“无极”和“太极”的特性。
以人为例子,从子宫内孕育后,分娩出世,男未遗精和女未走经之前,若是想要分辨男孩子和女孩子是有点难得,除非刻意的往各自性别的方向打扮。原始人和部落文化中,无法分辨男女。
从文化上、从家庭中、从社会中,若是不教一个男/女孩子该怎么怎样,剃头发,穿着统一,没有办法分辨男女。
他们思想上无性别之分,无男女之欲,力量一样,这个时候就是“中”的状态。
青春期发育开始,则人开始正式分阴阳,辨男女。
如果男孩子在青春期之后,注射了雌性激素,本身是阳的躯壳,注射了阴的液体,体内阴阳会强烈冲突,身体负担加重,寿命不长。
人类这个品种,阴阳相合还能安然无恙的状态,只有且唯一,是在子宫内。
以一年四季做参考,一年春夏秋冬。
如果分阴阳,则春夏是阳,秋冬是阴。
如果分三才,则夏为阳,冬为阴,春秋两季为中。
一天分阴阳,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分三才,则中午为阳,半夜为阴。早晨卯时(5——7点)、傍晚酉时(17——19点)为中。
比如在地理上,凡阴阳失偏之极寒极暖之所,均少人居。“中”为有山有水、寒暖阴阳平衡之地。
这个地理的主体是以人类这个品种而言,对于其他的品种有它们自己能适应的温度,有从它们的角度定义的阴阳和极寒极暖。
比如,人的适宜居住温度是18-20℃,零下十八度,人也能活,但跟快死了差不多。零上四十多,人也能活,但还不如死了。
人类生存体温是36-37℃,那是因为要和细菌做平衡,三十七度以上,能屏蔽大部分细菌,再往上涨温度,人体的组建材料会报废。
发一次三十八的烧,比维持三十八的常态要少消耗体内的能量。
人体就像是一个自动变温器,平时36-37℃,被入侵后变成三十八度进入高功耗模式,弄死入侵者,再切换回低功耗模式。
过高了死,过低了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