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生沉默良久,目光深邃,似在思索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老夫问你,汤显祖在陈宁县推行度田令,成效如何?”
“这...”郑元吉一愣,脸上闪过一丝犹豫:“确实卓有成效。”
“海瑞,包拯在地方,严惩贪官,整顿吏治,结果怎样?”季海生继续追问。
“吏治清明,百姓称颂。”郑元吉声音低沉,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陛下提出的变法条,可有哪一条不是利国利民?”季海生目光灼灼地盯着郑元吉,字字句句都带着重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元吉哑口无言,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季海生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些人能力出众,又深得陛下信任。我们这些老臣若不想被淘汰,唯有更加勤勉,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顿了顿,拍了拍郑元吉的肩膀:“回去吧。做好分内之事,陛下不会亏待有用之才,天下不止只有大燕,陛下要的是整个天下,即便将来外放,士途也算是另一种海阔天空。”
郑元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的焦虑稍稍缓解,转身离去。季海生望着他的背影,略显无奈的摇头,这天下可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小,你不知有生之年,能不能……
——————
午时。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李景炎疲惫却坚毅的面容。他放下手中的朱笔,目光落在那幅《江山万里图》上。之前前派出的江南道专业调查队伍,今日该回京复命了。
“陛下,该上午朝了。“小福子轻声提醒。
李景炎起身,龙袍上金线绣就的五爪金龙随着动作张牙舞爪,他抬手理了理衣领,眼中瞬间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仿佛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
太和殿外,青铜仙鹤香炉中青烟袅袅,文武百官在层层石阶下肃立,衣袍上的补子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李景炎缓步踏上丹陛,龙靴踏在汉白玉台阶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叩击在众人的心上。他在龙椅上落座,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殿下,最后定格在站在前列的督察院右都御史严正和刑部尚书身上。
“严爱卿,赵爱卿,江南道一案,调查可有结果?”李景炎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严正恭敬地撩起官袍,上前一步,双手高举奏折:“回禀陛下,臣等奉旨彻查江南道官员贪腐一案,已有结果。”
小福子快步上前,双手接过奏折,一路小跑到御案前,小心翼翼地呈给李景炎。
李景炎缓缓展开奏折,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字迹上飞速掠过。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太阳穴上青筋突突直跳,最后“啪”的一声,奏折重重地拍在御案上,震得案上的青铜镇纸都滑出了几寸。
“好一个江南道!好一个刘墉!”他的声音冰冷刺骨,仿佛腊月里的寒风,带着压抑的怒火,“朕竟不知,朕的官员们有如此大的胆子!”
刑部尚书见状,赶忙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息怒。经臣等调查,江南道总督刘墉及其党羽,确实犯下了滔天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