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燎

云昌府,宛城县衙。

捕快王四跌跌撞撞冲进县衙大门,官帽歪斜,满脸是血。他扑通一声跪在大堂中央,声音颤抖:“大人!大事不好!那太平道的妖人张角聚集了上千刁民,扬言三日内要踏平县衙啊!”

县令周显正与县尉赵虎对饮,闻言手中酒杯“啪“地摔在地上,酒液溅湿了官袍下摆。他猛地站起,肥胖的身躯让太师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什么?!“周显脸色铁青:“那妖道当真如此猖狂?”

王四连连磕头:“千真万确!那妖道法力高强,手下黄巾贼人上百,个个如狼似虎。小的差点回不来报信啊!”

县尉赵虎冷笑一声,将佩刀重重拍在案几上:“区区妖道,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大人,给我五百精兵,末将定将那妖道首级献于堂下!”

周显捻着胡须,小眼睛滴溜溜转了几圈:“赵县尉,此事非同小可。那妖道蛊惑人心,若贸然出兵,万一激起民愤,事情闹大,恐怕上面怪罪下来,我们都担待不起。”

“大人多虑了!“赵虎不屑地挥手:“不过是一群饿疯了的泥腿子,见到真刀真枪,保管吓得屁滚尿流!这些时日,他们在各地闹事,若不早日剿灭,朝廷威严何在,大人您的乌纱帽又怎能安稳?”

周显沉吟片刻,脑海中权衡着利弊,一方面担心出兵失利,另一方面又害怕若不及时镇压,自己的仕途会受影响。终于,他狠狠心点头:“好!即刻点齐人马,务必在天黑前剿灭乱党!记住,要活捉张角,本官要亲自审问这妖道,看看他究竟使了什么妖法蛊惑众人!”

赵虎抱拳领命,一声“得令”,便大步流星走出县衙。不多时,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官军精锐集结完毕,刀枪如林,在烈日下闪着寒光。士兵们表情严肃,整齐地排列着,靴子踏在地上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

赵虎身披战甲,腰悬利刃,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地扫视着麾下的将士。“弟兄们!”

他高声喊道,声音在县衙前的广场上回荡,“那太平道妖人张角聚众闹事,意图不轨,我们身为朝廷官军,保境安民是职责所在。今日便让那些乱党知道,与朝廷作对,只有死路一条!出发!”

随着赵虎一声令下,官军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出县城,扬起一路尘土。

出了县城,王四被强征为向导,骑在马上双腿直打颤。他清楚记得张角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和周围灾民眼中燃烧的怒火,现在想来依然有些发怵。

“快走!磨蹭什么!“赵虎一鞭子抽在王四背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队伍浩浩荡荡开出县城,向着张角所在的山区进发。沿途荒芜的田野上,偶尔能看到几具无人掩埋的尸骨,被野狗啃食得面目全非。

——————

同一时刻,山区太平道营地。四周山峦连绵,如天然屏障将营地隐匿其中。营地内,黄巾军战士们正忙碌而有序地做着战前准备。

张角站在一处高地上,远眺官道方向。他身披杏黄道袍,袍上绣着神秘而古朴的符文,在阳光的映照下隐隐闪烁。

手持九节杖,杖身由精铜打造,每一节都刻有奇异的图案,仿佛在彰显着太平道无上的权威。山风呼啸而过,衣袂飘飘如仙人临世,他那冷峻的面容上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与坚毅。

“师父,探子来报,官军精锐已出城,约五百人,由县尉赵虎亲自率领。“马元义快步走来,步伐沉稳有力,溅起脚下的尘土。他身材魁梧壮硕,浓眉下的双眼闪烁着战意,如同两团燃烧的火焰。

张角微微颔首,脸上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五百人...比预想的还要多。看来周显这次是下了血本。”声音低沉而浑厚,仿佛从山谷深处传来。

“师父神机妙算,故意放那捕快回去报信,果然引蛇出洞。“马元义钦佩地说,语气中满是崇敬。“我军数百黄巾力士已按计划埋伏妥当,他们各个孔武有力,皆是我太平道的精锐之士。加上一千南楚黄巾军,人人士气高昂,只等官军入瓮。”

他一边说着,一边紧握拳头,仿佛官军已然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张角目光深邃,如同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似乎能看穿未来的一切:“元义,记住,此战不仅要胜,还要胜得漂亮。要让每一个活下来的义军,都成为传播太平道威名的使者。让天下人知道,太平道所到之处,便是黄天降临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