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城外,一群暴民冲击官府粮仓,与官兵发生激烈冲突,死伤无数,而混乱之中,有锦衣卫亲眼瞧见带头者的胸口绣着一朵诡异的红莲;黄州境内,几座县城接连传出民变,烧杀抢掠之事频发,细查之下,那些闹事者家中皆藏有红莲圣教的传教符纸;更有甚者,在富庶的江北之地,一些商铺莫名被砸,货物被劫,现场也发现了红莲圣教特有的标记。
李景炎眉头微微一挑,轻声呢喃:“这红莲圣教?朕竟从未听闻,诸卿可有听闻……”
说着让太监小福子,将奏折递给御书房内的百官。
百官们依次传阅着奏折,御书房内一时鸦雀无声,唯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响。许久,礼部尚书李元洪,率先出列,清了清嗓子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红莲圣教行径与昔日幽冥魔宗多有相似,皆是蛊惑民心、煽动叛乱,当速速彻查,严惩不贷,以免祸乱丛生,危及社稷。”
“这红莲圣教,臣年轻时,游历西蜀国时,曾有所听闻,在其民间秘密传教,教义宣扬世间将有大劫,唯有入教方能得庇佑。据说他们行事诡秘,教徒众多,分布在不少地方。而且他们还常以救济百姓为名,收拢人心,如今他们不知为何已经扩散至大燕,按锦衣卫所奏,各地的民变极有可能是他们在背后煽动蛊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众人正商议间,收到消息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朱雀匆匆入内,再次单膝跪地:“陛下,臣已派人初步探查,这红莲圣教似乎在江湖中亦有不少拥趸,与一些帮派暗中勾结,其势力渗透之快,超乎想象,他们常以救济贫民之名,广纳信徒,在偏远山村、城镇角落秘密集会,传播教义,蛊惑人心的话术一套一套,不少愚昧无知之徒纷纷入教……”
“好一个红莲圣教,竟敢借百姓之苦来谋一己之私,扰乱我朝纲纪。”
李景炎眼神一凛:“还有江湖帮派?哼,朕倒要看看,是哪些鼠辈敢与朝廷作对。传朕旨意,命锦衣卫联合六扇门,彻查与红莲圣教勾结的江湖势力,务必将其一网打尽。”
“遵旨!”众臣齐声领命
——————
忽地,一阵沉闷的轰鸣声打破了屋内的凝重气氛,起初仿若远方的闷雷,转瞬之间,那声音便如同汹涌的怒潮,脚下的大地剧烈颤抖起来。
“地震。”
龙椅摇晃,皇帝李景炎猛地起身,身姿矫健稳住身形,双手,此刻紧紧抠住龙椅扶手,指节泛白,目光如炬,迅速扫向四周。
却见桌上的茶盏倾倒,原本热气腾腾、散发着袅袅清香的茶水,此刻如脱缰野马,肆意溅湿了桌上摊开的奏折,墨渍在水渍中晕染开来,模糊了那一行行工整的字迹。
御书房内的书架咯吱作响,仿若垂暮老人在病痛中的呻吟,几部厚重的古籍再也经受不住这般震荡,簌簌掉落,书页在空中胡乱翻舞,似是在发出绝望的呼喊。
官员们面露惊惶,刹那间,御书房内乱作一团。有人扯着嗓子呼喊着“护驾”,那尖锐的声音划破混乱的空气,充满了恐惧与急切。
更有甚者,慌不择路地撞向同僚,跌倒在地后又连滚带爬地往墙角躲去,全然没了平日朝堂上的矜持与风度。
殿外,值守的锦衣卫御林军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地动惊到,短暂的慌乱后,他们迅速反应过来,御林军锦衣卫校尉嘶吼着下达命令,一群人向着御书房冲来。
然而,脚下的地面依旧在疯狂抖动,好似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有人摔倒又立马爬起,手中的长枪在晃动中险些脱手,可眼神却无比坚毅,一心只想奔赴皇帝身边护其周全。
此时,皇宫各处亦是一片狼藉,宫墙裂缝斑驳,瓦片噼里啪啦地掉落,砸在石板路上碎成齑粉,惊起阵阵烟尘;花园中的繁花绿草被石块掩埋,娇艳的花朵零落成泥,断枝残叶散落一地;太监宫女们奔走哭号,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若被无尽的恐惧与绝望笼罩
此情此景,天下及诸国,轮番上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