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让党群网上沟通“零距离”

“大数据时代的网上群众工作不能简单移植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要在媒介环境转型的过程中,正视党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面临的新境遇。”此次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公共政策系主任陈承新发布了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最新课题研究成果——《大数据时代党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创新探索》。

陈承新介绍,数据量大、数据散碎、重复交叉、共享难、安全保障难和线上线下“两张皮”等问题,是当前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网上倾听民意、回应民声和问计于民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对此,各地区各部门与人民网一起,通过建立前置分类民意收集机制、议题设置建言献策机制、跨域整合各层派单机制、留言公开群众点评机制、留言板案例库共建机制和线上线下协调联动机制等,对上述挑战进行有效应对。

2023网上群众工作大会上,“领导留言板”发布了新的智能化升级方案。依托“人民融媒云”的AI处理能力,“领导留言板”近期完成了云平台架构升级,将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叠加使用,系统将加速实现从“上云”“用数”到“赋智”转型。

“网上群众工作数据分类标准体系”,是会上发布的另一项目。人民网网上群众工作部主任杨佳介绍,该体系基于“领导留言板”数据,由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共设置4级标签,涉及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实现各级标签与留言的精准匹配、智能标注、实时解析。同时,这套体系已启动部分开源。

“科技赋能让‘问计于民’更便捷更有效。”人民网副总编辑杨义说,“今天,人类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智能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也在顺势而行,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更好注入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环节中。”近年来,人民网以建设内容科技领军企业为目标,推出多款智能化技术产品。越来越“智慧”的“领导留言板”,将不断促进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沟通联系,推动各地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回应群众呼声将更快、更精准、更高效。

在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断走深走实背景下,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正不断丰富内涵,插上科技翅膀,让跳动的字符承载民心、贴近民意,助力各级领导干部紧握为人民服务的新法宝,进一步做好网上群众工作。

(人民网记者王海跃参与采写)

加强党建引领做好“云端”群众工作

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伟

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早已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吉林省委省政府一直把做好网上群众工作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的重要举措,坚持键对键及时沟通、面对面深入了解、实打实解决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吉林省官员景俊海高度关注网民声音,带头阅批网民留言,定期调度、督促办理情况。各地各部门建立网民意见转办、交办、督办、回访、反馈的全闭环工作流程,畅通网络表达渠道,通过各类“互联网+”服务平台,推动解决了一系列民生急事难事,得到了网民朋友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

这其中饱含着信任与肯定,也寄予了厚望与期待,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网民留言沉甸甸的分量,同时鞭策我们始终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加强党建引领,用好各类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坚持把工作做在“云端”,持续把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办好、办实、办到位,使服务更接地气、群众更加满意。

练就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真本领

吉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曹路宝

互联网时代,网络早已成为群众聚集的重要空间,生产生活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新闻媒体强信心、聚民心的重要阵地。人民网作为网上的《人民日报》,高质量创办“领导留言板”,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关切、解疑释惑,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为各级党委政府搭建了同群众交流的重要平台,提供了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这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2023网上群众工作大会现场。人民网记者李洋摄

2023网上群众工作大会分论坛现场,与会嘉宾发表观点。人民网记者李洋摄

嘉宾讨论

第十四届全国高官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傅文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近些年来,立足实际、贴近群众、覆盖城乡的20多万个“代表家站”,已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阵地和窗口。我们将与人民网等各有关方面共同研讨、同向发力,交流网上群众工作经验,进一步发挥好代表作用,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