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四周,古木参天,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弟子们环坐四周,皆神情专注,目光紧紧追随孔子的身影,那眼神中满是敬仰与求知的渴望。
怡宝与小普悄然靠近,脚步轻盈得如同觅食的小鹿,生怕惊扰了这神圣的讲学氛围。
只闻孔子声如洪钟,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振聋发聩,正讲述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怡宝侧耳倾听,眉头微微蹙起,心中暗自思索,这与庄子之道似有不同。
道家多言顺应自然,而儒家却更侧重于人事伦常中的践行与体悟,犹如两条不同的溪流,各自奔腾向思想的海洋。
待孔子讲学间隙,小普上前恭敬行礼。
他身姿挺拔,如苍松翠柏,双手抱拳,行礼的动作一丝不苟,尽显敬重之意:“夫子,吾乃小普,此乃吾徒怡宝。吾二人久仰夫子儒家学说,如仰高山,特来聆听教诲,望夫子不吝赐教。”
孔子轻抚长须,那长须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目光温和而又深邃,仿若能洞悉世间万物:“远方来客,既有所求,可坐下共论。”
怡宝鼓起勇气问道,声音清脆却又充满敬畏:“夫子,您强调君子当务本,那这根本之务于日常又当如何确切施行?且在践行之时,若遇亲长之命有违正道,又该如何抉择?”
孔子微笑作答,脸上的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暖而又亲切:“于家则孝亲敬长,如黄香温席,冬日以身为父母暖被,此乃孝之行动;于友则忠信待人,言出必行,一诺千金;于国则忠君事上,尽心竭力,为社稷之安稳贡献心力。此皆为践行之本。如曾参之孝,其悉心侍奉双亲,每事皆求尽善尽美,无论寒暑,皆不懈怠,晨起则问安,暮归则侍奉左右,饮食必先奉于亲长,此乃孝之典范,亦为君子务本之体现。且君子之行孝悌,非独为一家一户之事,实乃为天下立心,使孝悌之风传扬,人人皆受其感化,如此方能使家齐国治。然若亲长之命有违正道,当以善谏之,以礼劝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亲长明是非,此亦为孝之大义。正所谓‘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