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儒蕴幽微

昔季札挂剑,徐君已死,仍不忘心中之诺,将剑挂于徐君墓前,其信如此,令人敬仰。

至于先圣之传,所习之学,亦需时常温故知新,验于自身。

晨兴则思,日间所为可有不忠不信之处,暮省则念所学是否践行。

如曾参之孝,亦源于其深刻自省,反思己行是否合于孝道,而后改过迁善,遂成大贤。

曾参之母啮指,参心痛而还,其对母之细微感应,皆因平日自省,深知孝之大义,故能有此至情至性之举,此皆为自省之楷模与功效。”

小普思索片刻,又问:“夫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此句传颂甚广,其于君子小人之辨,意义何在?”

小普眉头微皱,似在苦思其中深意。

孔子神色凝重,肃然道:

“君子者,心怀仁善,行事光明磊落,无有不可告人之事,故心境开阔,坦然自若。

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如舜帝,恭己正南面而已,德润身,富润屋,心宽体胖,其行也正,其心也宽。

小人则私欲满腹,常为名利计较,患得患失,心忧戚戚,不得安宁。

为求私利,不择手段,机关算尽,虽一时有所得,然内心惶恐,终不得安。

此句示人以君子小人之不同心境与行止,为众人修身立志之鉴。”

此时,孔子踱步片刻,继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