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住,眉头微皱,那眉心似拧成了一个难解的结,沉思良久后,他坦然道:
“此问吾实难确切作答,星斗浩渺,犹如沧海之沙,吾虽好学,然于其数亦未穷究。”
孔子神色平静,并无因答不出而窘迫,反显其真学者风范,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怡宝见孔子如此回应,心中敬意稍生,但仍紧追不舍,振振有词地说道:
“夫子,您虽言此语有所指,但此一言既出,流传于世,已然对女子之声誉多有影响。
且若依夫子之意,仅因部分女子或小人德行有亏,便将二者并论,此论法本就不公。
男子之中亦有奸佞狡诈、品行不端者,若以偏概全,岂是儒家所倡之公平公正?
况女子于世间,亦为家庭、为社会贡献诸多,或相夫教子,或操持家务,或于市井之中营生,皆不可或缺。
您将女子与小人同列,莫不是忽视了女子之诸多善举与功绩?
且若按夫子有教无类之说,无论何人皆可教化,又何必独独对女子之教存此偏见?”
孔子微微点头,神色凝重道:
“怡宝,你之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吾之言语,或因当时情境,未虑后世之变。
然儒家之道,本就在不断修正、完善。
女子之能与善,吾亦有所见,如孟母三迁,育子成贤,此乃女子智慧与远见卓识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