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鬼市本无鬼,全是人心作。”小普轻声说。
盲人少年点点头:“等你能把空灯举过头顶,鬼市就会变成光明路。”
小普照做,只见空灯发出柔和的光,照亮了乱葬岗的石碑——上面刻着“回头是岸”四个大字,每个字都被无数人的眼泪磨得发亮。
就在这时,鸡啼声响起,鬼市瞬间消失了,只剩下清晨的露水和一地的花瓣。小普手里的空灯变成了一片梧桐叶,叶脉间还凝着水珠,像极了鬼市中老妇人的“眼泪瓶”。他忽然明白:那些看似神秘的“鬼市商品”,不过是人们藏在心底的遗憾、不甘、执着,就像夜里的梦,醒了就散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到寺里,小普把经历告诉师父。师父笑着说:“鬼市每年只开给‘有念之人’,你能全身而退,说明已经学会‘观念不随’了。”小普想起盲人少年的空灯,忍不住问:“师父,怎么才能让心里的‘鬼市’也消失?”
师父指了指窗外的银杏树:“你看那叶子,春天长出来,秋天落下去,你会执着于‘叶子该不该落’吗?执念就像树上的虫,你越抓,树皮越烂;你不管,它自己会变成蝴蝶飞走。”
小普望向银杏树,一片黄叶正好落在他掌心。他忽然想起鬼市中书生的眼泪、老妇人的笑声、华服女子的骷髅,终于懂得:所谓“放下执念”,不是强行忘记,而是像对待落叶一样,允许它来,允许它去,在聚散离合中,保持心的澄明。
夜里打坐时,小普观想自己置身鬼市,却不再被任何摊位吸引。他看见无数光点从执念中升起,像空灯的火焰,飞向黎明的天空。这些光点里,有婴灵的啼哭、周员外的忏悔、沙漠少女的微笑,还有无数陌生人的喜怒哀乐——原来所有的执念,最终都会化作照亮他人的光,只要你愿意松开攥紧的手。
“灵魂本无执念,因爱生念,因念成障,又因慈悲化光。”小普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抬头望向窗外。
月光洒在银杏树上,落叶像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他忽然觉得每片叶子都是一个“鬼市摊位”,卖的不是执念,而是生命的故事——故事终会结束,但讲故事的人,早已在轮回中学会了微笑。
此刻,他终于明白:鬼市不是阴森的集市,而是灵魂的“试衣间”——人们在这里穿上执念的华服,扮演着放不下的角色,却不知真正的灵魂,早已穿着自在的白衣,在月光下轻盈漫步。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举着“空灯”,在人间的每个角落,照亮那些还在鬼市中徘徊的灵魂,告诉他们:“看,天亮了,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