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濒死之境方知我是谁

修仙修傻了 普广111 1246 字 3天前

师父指指他的胸口,又指指天空:“你看这盏灯,你说‘灯’是油,是灯芯,还是光?其实‘灯’是它们的总和。‘我’也一样,不是肉身,不是灵魂,而是能观照肉身和灵魂的‘虚空’。”

这个答案像一阵风,吹开了小普心里的迷雾。他想起魂巢里的钟鼓楼、黄泉的奈河桥、鬼市的空灯——原来自己一直执着于“灵魂的样子”,却忘了观察“谁在执着”。就像照镜子的人,总盯着镜中的影像,却忘了镜子本身才是观照的本体。

“所以灵魂出窍时,我既是飘着的风筝,也是握着线的人?”小普恍然大悟。

师父笑着点头:“线断了,风筝能飞高,但终会坠落;线太紧,风筝飞不远,但能回家。修行就像放风筝,要学会在自由与牵挂之间,找到灵魂的平衡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次日,小普去给少年送平安符,路过溪边时看见自己的倒影。水面波光粼粼,倒影忽大忽小,却始终清晰。他忽然想起灵山枯井的月、沙漠泉的影、魂巢茧的光——原来“我”就像这水中倒影,依托肉身而生,却又超越肉身存在,既真实又虚幻,既有限又无限。

“小师父,谢谢你救我!”少年跑过来,塞给他一颗水果糖。糖纸剥开的声音清脆悦耳,水果的甜香弥漫在空气中。

小普忽然觉得,这颗糖的甜味、少年的笑脸、溪水的凉意,都是“我”的一部分——不是肉身的“我”,也不是灵魂的“我”,而是活着的、感受着的、存在着的“我”。

夜里打坐时,小普观想自己化作了那盏禅房的油灯。油是肉身,灯芯是灵魂,火焰是慈悲,影子是执念。他看见火焰轻轻摇曳,影子随之舞动,却始终有一束光,稳稳地照在经书上,照在佛珠上,照在每个需要光明的角落。

“原来灵魂的秘密,不是成为什么,而是照亮什么。”小普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抬头望向窗外。月光如水,照亮了灵山的轮廓,也照亮了他心里的“虚空”——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天空,既能容纳肉身的重量,也能承载灵魂的轻盈,更能让慈悲的风,自由地穿行其间。

此刻,他终于懂得:濒死之镜照见的,不是生死的边界,而是灵魂的觉醒——当你不再追问“我是谁”,而是开始思考“我能为谁”时,真正的“我”,才会像拨开云雾的明月,悄然浮现,朗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