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吧,明日你到京的消息传开,朝堂上必有弹劾你的奏章呈上!”
“你的这颗脑袋在黑市上被人开出了两百一十万两的天价。”
“朕记得——好像是武宗朝的时候。”
“有人于黑市出“暗花”买当时首辅的项上人头。”
“赏金高达150万两。”
“没想到——这个纪录倒是被你给打破了。”
“陛下,臣当初在苏江府做的这些事其实压根没想那么多。”
沈佑安正色道:“臣只是履行了身为锦衣南司察纠官应该履行的职责而已。”
“从臣穿上飞鱼服拿起绣春刀的那一刻起。”
“臣就知道自己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了。”
“太宗皇帝御笔亲书“彰义昭廉”四字现如今还高悬于南司高堂之上。”
“此乃南司行事准则,我辈理应践行之!”
“嗯,好一个“彰义昭廉”。”
“不过,“彰义”二字你确实做的还算不错。”
“可“昭廉”二字,好像和你小子不怎么搭边吧?”
景盛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在那一本正经唱高调的沈佑安:“据朕所了解到的情况..............”
“你小子在苏江府大刀阔斧搞“彰义”的同时,可是没少往自己兜里捞钱吧?”
“如果朕所知无误的话,你这几个月捞的钱已经比你爹几十年积累的身家都厚了!”
“谣言!”
“陛下,这绝对是有人恶意中伤。”
“臣是从中留了点银子,这一点臣不否认。”
沈佑安倒是“坦诚”:“但绝对没达到陛下所说的那种程度。”
“臣虽然在苏江府行的是杀伐果断之道。”
“但也深知——真的想要做成那些事,单靠臣一人之力那也是难如登天的。”
“没有手底下人的如臂使指,臣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在苏江府干成那么多事!”
“实实在在的好处便是最能安顿人心的不二之选。”
沈佑安一脸严肃地说道:“所以,那些钱臣必须得拿!”
“臣不拿,手底下人如何敢拿?”
“他们不敢拿又怎么肯用心跟臣一起做事?”
景盛帝看着将非法敛财说的如此“名正言顺”的沈佑安。
一时间倒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这些话真的是从一个十九岁少年的口中说出来的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虽然相当的粗暴,但细细一想。
景盛帝倒是不得不承认——沈佑安说的这些话还真是这么个理。
没办法,现如今的大乾还真就是这么个局面..............
于是,在沈佑安这一番大义凛然的“白话”下。
沈佑安在苏江府的所作所为便成了——一个想做事又懂得把握“和光同尘”尺度的少年秉承着“彰义”之心整顿苏江。
无人指使,就凭一片“赤诚”丹心!
如果都上纲上线的话,整个苏江府的官吏恐怕没一个是干净的。
或多或少肯定都能找到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