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后,纷纷拿起笔,在卷子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瞬间,神光闪烁,每个人的卷子上都浮现出不同的题目。

无数人皱眉看着自己的卷子,有的人略作思考后便奋笔疾书,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有的人则抓耳挠腮,面露难色,眼睛紧盯着题目,似乎在绞尽脑汁地寻找解题思路。

高英杰看着自己卷子上的题目,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便开始认真作答。

缘平看着自己卷子上,那简短却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

你认为这句话是对是错?

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说说你的想法。”

他微微一怔,没想到自己的考题并非如他所料与农业相关,而是这样一道充满哲学思辨的题目。

他轻轻摩挲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在他过往的人生中,一直专注于农田,致力于让人们吃饱饭,对于这种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虽有思考,但从未深入剖析过。

不过,缘平毕竟一生历经风雨,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片刻后,缘平提笔,开始缓缓书写。

“依我之见,此句话需辩证看待。”

缘平写道,“先说‘有心为善虽善不赏’,在人间,许多人怀着善良的本意去行事,或是出于对他人的同情,或是秉持着内心的正义。

这些善举,无论是否怀着功利之心,都实实在在地帮助了他人,为社会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若因其‘有心’便不予奖赏,恐会寒了为善之人的心,久而久之,行善之举或许会日渐减少。”

“然而,从另一角度看,若一味奖赏有心为善之人,也可能滋生一些问题。

有些人为了获得奖赏而行善,并非真正出于内心的善良,长此以往,善举可能会变味,沦为一种谋取利益的手段。

所以,对于有心为善,奖赏与否,应综合考量其动机与行为的纯粹性,不可一概而论。”

“再看‘无心作恶,虽恶不罚’。

生活中,确实存在许多无心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