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让39军去驰援雾圣山?这是不是不太合适,从距离上来看,他们比38军要远一些,另外他们刚拿下白羊山,还需要一定的兵力镇守白羊山,我觉得还是让38军去吧。”
对于郑华的这番建议,遭到了志司领导的直接驳斥,
“郑指挥,你的想法我懂,但是目前驰援雾圣山最好的选择,还真就是非39军莫属。
一方面单靠15军想成功守住雾圣山还是有点勉强了。
另一方面,雾圣山的战略地位对我志愿军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毕竟第二次秋季反击战的主要作战目标已经达成,只要能守住雾圣山,那我军就彻底掌握了整个战场的主动权。
所以雾圣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原本确实打算想让38军驰援,但考虑再三,还是觉得39军更为合适,毕竟39军在咱们抗美援朝的这些战役当中,几乎是百战百胜,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至于38军之前在第1次作战的时候,犯过错误,虽然后面亡羊补牢了,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让常胜军39军来吧,毕竟这一次雾圣山是绝对不能丢的。”
众人见到志司领导如此固执,作为13兵团副指挥的安前突然插话道:“领导,我觉得您不能因为38军之前犯了错误,您就否定他们,我觉得无论从距离还是时间来看,38军都是最为合适的增援人选。”
志司领导原本并是不想揭38军的老底,但听到几名正副指挥都有这样的想法,当即驳斥道:“同志们,你们可能不知道,咱们这一次白羊山战役,差点就出了纰漏,而造成这纰漏的罪魁祸首,就是38军112师麾下的一名文化教员,这家伙叫谷中蛟!
虽然39军的楚军长并没有将这件事上报的,但你们要清楚一点,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这个消息我们已经知道了。
当然这个消息,我们没有公开,也是怕打击广大志愿军战士的积极心。
所以出了这档子事,你们觉得38军担任驰援任务还合适么?”
听到这个消息,以郑华为首的一众指挥一片哗然,他们对于38军出现叛徒这件事确实不知情。
故而他率先作出了回应,
“对不起,领导,我们真不知道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