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结论了?"陈立问。
"岂止是结论!"张院士激动地挥舞着图纸,"这套方案不仅可行,而且..."他突然压低声音,"至少领先美国三十年。"
陈立挑眉:"才三十年?"
"保守估计!"钱教授凑过来,眼镜片上反射着狂热的光,"有些设计思路...根本不像是我们这个时代能想出来的。"
突然,警报声响起。安全主管冲进来:"检测到境外网络攻击!"
"切断外网!"陈立立即下令,转头对院士们说,"从现在开始,诸位要签署最高级别保密协议。在项目解密前,不得离开研究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出乎意料,老院士们毫无怨言。张院士甚至主动交出了手机:"应该的!这样的国之重器..."
他话没说完,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走进来,身后跟着两名警卫。
"介绍一下。"陈立站直身体,"这位是'启明'项目新任督导,国安委的郑主任。"
郑主任环视实验室,目光最终落在屏幕上的公式:"诸位,国家需要你们在三个月内完成理论验证。"
"三个月?!"钱教授惊呼,"至少需要——"
"国家需要。"郑主任重复道,语气不容置疑。
令人意外的是,张院士第一个响应:"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不过..."老人搓了搓手,"能不能请秦朔同志来做个技术交流?"
郑主任与陈立交换了个眼神。
"秦朔同志有特殊任务。"郑主任最终回答,"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陈处长转达。"
老院士们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钱教授小声嘀咕:"又是这样...上次问机甲原理他就装晕..."
"对了。"郑主任突然想起什么,"秦朔同志有什么个人要求吗?"
陈立摇头:"他只借走了自己的外骨骼。"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郑主任不可置信地问:"就这?没提待遇?没要荣誉?"
"他说..."陈立回忆着秦朔当时的表情,"就当是给国家交房租了。"
实验室里鸦雀无声。张院士的眼镜片上泛起雾气,钱教授低头假装整理文件,郑主任则转身望向窗外——那里,朝阳正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