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雌雄双剑,果然契合天道。”妙一真人抚须赞叹,“昔年长眉祖师曾留下偈语:‘双剑合璧,易教大兴。’今日一见,果然不虚。”
黄豆豆望着空中流转的符文,只觉脑海中忽然闪过许多画面:有鸿蒙初开时的混沌之气,有商周大战时的金戈铁马,还有盛唐长安的万家灯火。她下意识伸手一抓,竟握住一片泛着金光的书页——那是《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记载,字里行间隐约可见血色泪痕。
“这是……”她惊呼出声。
王嘉馨走到她身旁,指尖轻轻拂过书页:“此乃上古劫数残页,记载着女娲娘娘补天时的一缕执念。豆豆,你需记住,每一部典籍都是天地间的劫数所化,既藏大道,亦含因果。”
蔡佳轩望着阁中渐渐安定的典籍,忽觉竹杖传来一阵温热。他闭目凝神,竟在杖中看到了前世景象:老子骑牛过函谷,童子侍立一旁,眉心红点如血;女娲座下仙女轻挥衣袖,撒下万千金莲……原来这藏书阁的三千典籍,竟与他和嘉馨的前世今生息息相关。
“夫君,你看。”王嘉馨忽然指着藏书阁外墙。只见不知何时,墙上竟浮现出无数金色脉络,宛如人体经络般贯通整个昆仑。妙一真人见状,肃然道:“此乃‘天地藏书阵’,需以掌教者心血为引,方能激活。看来道友二人,真乃天命所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蔡佳轩点头,取出竹杖划破指尖。鲜血滴在藏书阁基石上,顿时激起一片青霞。那些金色脉络骤然亮起,化作无数道流光飞向四海八荒。与此同时,天下所有道观、佛寺、书院中,凡有典籍之处,皆泛起淡淡金光。
“这是……”黄豆豆目瞪口呆。
“这是易教的传承之音。”王嘉馨微笑道,“从今往后,天下典籍皆可与藏书阁共鸣。若有生灵遇劫,典籍自会显现解法。”
妙一真人见状,起身告辞:“贫道尚有俗务缠身,就此别过。望易教日后广传大道,解天下生灵之困。”说罢,他化作一道清风,消失在云海之中。
夜幕降临,昆仑山上燃起万千盏琉璃灯。蔡佳轩与王嘉馨并肩立于藏书阁顶,望着黄豆豆在阁中忙碌的身影,心中感慨万千。“还记得在广寒门初见时,谁能想到今日会有此景?”蔡佳轩轻声道,“寒门将相,世家贵女,终究抵不过天道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