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蔡佳轩忽然领悟,竹杖在殿心画出太极,“佛说空,道说无,实则皆在渡众生从‘有’入‘无’。我等以剑斩妖,以丹救人,与佛祖拈花渡人,并无二致。”
小主,
释迦牟尼佛闻言,终于露出拈花一笑,手中莲花竟化作蔡佳轩的竹杖、王嘉馨的寒光剑,在空中交织成“慈悲”二字。弥勒佛将乾坤袋抛向二人,袋口展开如天幕,收尽殿内怨魂金光:“施主既悟大道归一,可持此袋遍历诸天,待三劫尽时,便是证道之日。”
六、辞佛下山 回首已无来时路
二人辞出大殿,见道明和尚仍在山门前等候,手中托着两枚牟尼珠:“此珠可照见本心,助施主辨明劫数真假。”蔡佳轩接过珠子,向佛祖道声感谢。
王嘉馨握紧乾坤袋,忽闻袋中传来虎虎的声音:“多谢仙子超度,今在佛前为护法,方知嗔恨皆因执念。”她望向灵鹫山,见山顶佛光中浮现出三世佛法相。
“夫君,你听。”她拉住丈夫衣袖,远处传来流沙河的涛声,夹杂着沙僧的怒吼,“天地间劫数如恒河沙数,我们能渡多少?”
蔡佳轩以竹杖挑起漫天星斗,映出二人倒影:“能渡一劫是一劫,能救一人是一人。你看这灵鹫山的路,我们走了一日,山下百姓却已过了十年。”他指向山脚下正在兴建的寺庙,工匠中竟有周弘济的转世,正与蕙卿的转世擦肩而过。
风铎声中,二人踏云西去,灵鹫山渐渐隐入云海。唯有大雄宝殿的钟声,仍在天地间回荡,似在诉说:“劫由心生,亦由心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