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以为,当继续‘深挖洞,广积粮’,以稳固防御、积蓄力量为主,待国际战场更大变局或我实力更雄厚时,再图雷霆一击!”
“王明远同学此言差矣!战机稍纵即逝,岂能坐等?”
周振华毫不退让,声音陡然拔高,“日军精锐不断被抽往太平洋填坑,其本土已显疲态!
所谓‘囚笼’,看似严密,实则因兵力分散而外强中干!
特战旅除夕夜连破三处据点,便是明证!
当此敌弱我渐强、全球反攻浪潮汹涌之际,若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岂非坐失良机,辜负前线将士浴血之功?更有甚者……”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丝超越年龄的沉重:“学生近日听闻,重庆方面似有‘攘外必先安内’之论调沉渣泛起!若此论成真,则非但反攻无望,更恐酿成亲痛仇快、自毁长城之祸!
值此民族存亡之际,一切内耗皆为资敌!我辈军人,当以驱逐日寇、光复河山为唯一要务!任何阻碍此目标者,无论其冠冕堂皇以何名义,皆为民族之敌!”
“说得好!”
“对!枪口只能对准日寇!”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附和的低语和掌声,许多年轻的脸庞因激动而涨红。
窗外的陈铮与柳如晦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柳如晦轻叹一声,低语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这些年轻人,嗅觉倒是敏锐。
只是这‘内耗’二字,太过敏感,振华这孩子,锋芒过露了。”
陈铮面色凝重:“柳公,树欲静而风不止。重庆那纸密令,终究是纸包不住火。这些学员,都是我战区未来的脊梁,他们的热血与思考,正是我们这片土地希望的所在。
只是这‘调防’二字……” 他摇摇头,未尽之语化入一声沉重的叹息。
此时,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陈铮立刻收敛神色,与柳如晦一同转身,脸上换上了得体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