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沉默并非无话可说,而是暴风雨前令人窒息的压抑。
终于,薛岳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如同闷雷滚过:“子安,这里的炉火,烧得很旺啊。”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直射陆川挺直的背影:“兵工厂的锤子敲得震天响,军校里的娃娃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连那根旗杆,都透着股不死不休的狠劲!
好!这才是打鬼子的样子!比重庆那些整天琢磨着‘曲线救国’、‘保存实力’的蠹虫,强一万倍!”
陆川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参观时的温和笑意,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递向薛岳。
“伯陵兄,这是瓯江兵工厂最新的生产月报和温军大本年度教学训练大纲。
复装子弹产能提升三成,新式60毫米迫击炮样炮已通过实弹测试,年底前可小批量列装。
学员队增设了装甲突击、登陆作战预研及高强度心理抗压训练。”他的声音平稳无波,像是在汇报最寻常的公务。
薛岳接过文件,却看也没看,随手丢在宽大的书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向前逼近一步,目光紧紧锁住陆川的眼睛,那眼神仿佛要穿透一切伪装,直抵人心深处。
“子安!你我之间,还用得着这些官样文章吗?”
薛岳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我今天来,不是看你这些纸面上的成绩!我是要问你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他猛地一指西北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指向那座云雾缭绕的山城:“重庆那份‘攘外必先安内’的狗屁密令,你第十三战区,到底接是不接?准备怎么接?!”
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陆川迎视着薛岳灼灼逼人的目光,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