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宇轩深吸一口气,收起精神力,转而释放 “纯粹的意识信号”—— 没有任何法则属性,只带着 “探索与交流” 的善意。信号融入演化光带的瞬间,光带突然停止了无序的重组,七彩光芒汇聚成 “一道人形虚影”,虚影周身环绕着 “流动的法则符文”,正是新生维度群的 “原生意识体”,也是演化法则的 “具象化存在”。
“外来者,你们为何要干扰法则演化?” 虚影的声音如同 “无数种声音的叠加”,带着对稳定法则的 “好奇与警惕”,“我们的法则,本就该在无限演化中寻找可能,你们的稳定,只会让法则失去‘成长的活力’。”
“我们不是要干扰,而是要寻找‘共存之道’。” 墨宇轩的意识信号带着真诚,“你们的演化法则带来了新的可能,却也让我们的文明陷入危机。就像飞鸟需要天空,游鱼需要海洋,不同的法则体系,本就该相互包容,而非相互毁灭。”
虚影沉默良久,周身的法则符文逐渐稳定,化作 “一本流动的法则典籍”,悬浮在探查舰前:“这是我们的‘演化法则本源’,包含所有可能的演化轨迹。若你们能在其中找到‘与稳定法则适配的路径’,我们愿意配合你们的动态平衡计划;若找不到,法则演化会继续,直到所有维度群的法则都融入‘无限可能性’。”
墨宇轩与云曦立刻将法则典籍传入 “演化法则数据库”。此时,墨天行与星和已在异变维度群构建起 “临时稳定场”—— 星和带领星辰战体修士,用 “星能锚链” 固定住幻海域的水晶状海水,使其暂时恢复液态;墨天行则通过道衍天机,在金属域的工坊周围布设 “时间校准符文”,延缓金属的形态变化。但这只是权宜之计,稳定场的能量消耗速度远超预期,若不能尽快找到适配路径,稳定场将在十天内崩溃。
“数据库已收集到一万三千条法则异变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 平和的声音通过跨维度通讯传来,“法则反向演化并非随机发生,而是集中在‘稳定法则与演化法则的连接节点’—— 比如幻海域的‘水法则’与新生维度的‘空间折叠法则’连接,才导致海水固态流动;金属域的‘金属法则’与‘时间碎片法则’连接,才引发形态异变。只要找到每个节点的‘适配参数’,就能构建‘动态适配阵’!”
墨宇轩与云渺立刻投入到适配参数的计算中。他们发现,演化法则的核心是 “变量”,稳定法则的核心是 “常量”,两者的适配,本质是 “在变量中寻找可控的常量区间”。例如,幻海域的水法则与空间折叠法则适配时,只要将 “折叠频率” 控制在 “每小时三次”,就能让海水保持 “液态为主、固态为辅” 的形态,既保留演化法则的特性,又不影响文明生存。
十天后,“动态适配阵” 的设计方案终于完成。阵法分为三个核心模块:
法则监测模块:在每个维度群的法则连接节点布设 “演化监测仪”,实时捕捉法则演化的轨迹,将数据传入中央数据库;
参数调节模块:由道衍天机与混沌元始修士组成 “适配委员会”,根据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演化法则的 “变量区间”,确保不突破稳定法则的 “常量底线”;
能量平衡模块:各文明将自主修炼产生的 “稳定法则能量” 与新生维度的 “演化法则能量” 注入阵法,形成 “互补的能量循环”,避免一方压制另一方。
当第一座动态适配阵在幻海域启动时,奇迹发生了:水晶状的海水逐渐恢复液态,却保留了 “局部空间折叠” 的特性 —— 航行的贸易舰能通过海水的轻微折叠,实现 “短距离瞬移”,效率比之前提升一倍;金属域的金属法则在参数调节后,不再随机形态变化,而是能 “根据修士的意识”,在固态与液态间自由切换,让器械的使用更加灵活;灵木域的植物法则则实现了 “可控的时间逆行”,修士们能通过调节参数,让作物在 “快速生长” 与 “保持成熟态” 间切换,彻底解决了食物供给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