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一些困境

临川县的初夏,比明州市区更多了几分燥热。

郑浩骑着那辆二手自行车,穿梭在尘土飞扬的旧城改造片区。

身上的白衬衫早已被汗水和灰尘浸染得变了颜色,脸上也晒黑了不少,但那双眼睛,却比一个月前更加沉静,也更有神采。

自从那次“海上明月”之后,他在县住建局的处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马副局长对他似乎更加“器重”了。

不再仅仅让他跑腿打杂,而是开始让他接触一些更核心的工作。

比如,参与项目方案的讨论,跟随他去参加一些更重要的会议,甚至……独自去处理一些棘手的协调问题。

比如今天。

他要去处理的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前进街片区改造中的一户“钉子户”。

这户人家姓吴,老两口,加上一个有点残疾的儿子。

他们家的房子位于规划中的一条新建市政道路的红线范围内,必须拆迁。

补偿方案是按照县里统一标准制定的,不算优厚,但也算合理。

但吴家就是不同意。

理由是……他们在这住了几十年,有感情。

而且儿子残疾,行动不便,担心搬到新地方不适应。

街道、社区、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前前后后去了不下几十趟,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吴家就是油盐不进。

眼看道路施工因为这一户人家被卡住,影响整个片区的改造进度,马副局长也有点着急了。

于是,这个“烫手山芋”,就被交到了郑浩手上。

马副局长拍着郑浩的肩膀,语重心长:

“小郑啊,你在基层锻炼也有一段时间了,表现不错。这个任务比较艰巨,但我相信你有办法!年轻人,要多挑重担嘛!”

郑浩心里明白,这既是考验,也是机会。

如果他能把这件事办好,无疑能在马副局长那里加分,也能在局里站稳脚跟。

但如果办砸了……后果可想而知。

他没有推辞,接下了任务。

他没有像之前那些工作人员一样,一上来就拿着文件讲政策、谈补偿。

而是先花了半天时间,仔细研究了吴家的情况,又去街道和社区,找熟悉情况的干部和邻居了解了一下。

他了解到,吴家老两口其实并不是完全不通情理。

他们主要的顾虑,确实是因为那个残疾儿子。

儿子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性格也比较内向,几乎不怎么出门。

老两口担心搬到陌生的楼房,儿子会更加封闭,生活更加不便。

他们还担心,补偿款买不起同样面积、地段又好的房子。

了解清楚症结所在,郑浩心里有了底。

这天下午,他买了一点水果,再次敲响了吴家的门。

开门的是吴大爷,看到又是“政府的人”,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怎么又来了?不是说过了吗?我们不搬!”

“吴大爷,您别急。”

郑浩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把手里的水果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