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妹心疼自己的女儿张敏是真,但她更加心疼钱。如果是一元两元就算了,可是是十元,一个小孩子拿这么多钱干什么。
“拿出来。”张阿妹冷声说道。
“我不,凭什么珊珊姐可以留,我和小军不行。”张敏坚持道。
“珊珊是人家李工指明了就给她的,你和小军可没这待遇。你们俩要是有本事,也可以去巴结好人家,我什么话都不说。”
张阿妹的话对吴珊珊而言很难听,吴珊珊咬着牙,忍了下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这一刻非常羡慕李建国,同样都是后妈,杜鹃对李建国如同亲儿子。有人说,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这在吴家是成立的,但是在李家不成立。
不管吴珊珊什么心情,张敏却很不服气。李、林、庄三家对吴珊珊确实不同,但她觉得是因为成绩的原因。三家都曾说过,吴珊珊努力读书,肯定可以考上大学。
“什么巴结,说那么难听,那是珊珊姐成绩好,这是天赋,我能怎么办。也就不是学习的料。”
张敏这理直气壮的样子和林栋哲一模一样,连语气都一样。张阿妹要疯了,林栋哲向来是反面教材。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女版林栋哲。
“你以后给我离林栋哲远点,学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张阿妹狂怒。
最后,张敏还是把红包钱交了出去。
过年的几天,基本都是吃喝拜年。李致远的大伯带着儿子和孙子在初三的时候到了李致远家里。他拿了很多东西,肉、鱼、菜还有各种粮食。
这么多东西并不是都送给李致远的,有大半是乡亲托人来跟李致远换工业票的,也有的换一些钱。
这些都是李致远交代的,毕竟现在物资还是相对短缺,有钱也未必能买到肉菜之类的。而他对生活品质要求比较高,自然是有条件就买呗。
李致远的大伯及家人连顿饭都没吃,放下东西说了几句话,收了工业票和钱,又给了李红包之后就要走。他们来城里很费时间,停留不了多久,否则就得过夜。可这年头,普通人的住宿条件不太好,留宿会很麻烦。
东西很多,鱼肉果蔬不少,还好是冬天,要是夏天,真就放不了。想到这,李致远就有对冰箱的急迫感。别人家没有多余的鱼肉过夜,可他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