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愍看了眼杨振,道:“如今我已告老,远离朝政,所闻皆是传言,不如就由你来说下崔家的手段吧!”
杨振点了下头,便对着崇岳说道:“先生,这崔家便是京城最大的一个世家,他家势力庞杂,通过科举方式笼络着朝臣!”
小主,
崇岳紧皱着眉头,问道:“如何凭借科举笼络朝臣,这科举考试谁能考上不是以成绩论么?”
杨振确认道:“确实以成绩论,但是各个阅卷官都是看这名字打分的,只要跟崔家有联系,便会打高分,就能考中!”
崇岳一听便不假思索的说道:“把考卷的名字遮住,这样阅卷官就不知道这张卷子是谁的,那还怎么打高分!”
这话就像在众人心中点了一盏明灯,让他们豁然开朗,寇愍不等杨振开口,便面露喜色的说道:“请先生详细的说下!”
崇岳仔细回想了下前世的科举“糊名法”,便说道:“凡是考试,只要等到考生交卷后,由专人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用东西封住,仅留下答题的部分,而后再交给其他一群人,让他们只誊抄答题的内容,将这些誊抄好的副本再交给阅卷官审阅,不就能最大限度阻止这种科举舞弊了么!”
杨振闻言,猛的一拍桌案,将桌上的茶盏震得跳了起来,他直勾勾的盯着崇岳,两眼瞪得溜圆:“好!好一个封名誊抄!”
寇愍同样兴奋,手指在桌面叩击出急促的节奏,如敲击战鼓一般,笑道:“果然是文明璀璨之地的法子,把名字封住,他们便不知这考卷到底是属于谁的,再找专人誊抄,就更大限度的避免以看笔迹或者做记号的方式告知阅卷官这张考卷属于谁!真妙,真妙法也!”
一旁一直沉默的寇广此刻也笑出声,这笑声与画舫檐角的铜铃声混在了一起:“先生这法子好,就好比给科场蒙上一层纱,认他崔家手眼通天,也看不清纱后究竟是谁的笔墨!这法子当真要给这死水潭般的科举砸下一块重石!看崔家该如何应对!”
寇愍收敛笑容,只是眼角的笑意却一点不变,道:“今年的乡试看来无法用此法了,明年的会试应该能用的上!找个机会,我就上京觐见陛下吧,到时这份功劳自是崇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