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辰那番“境界”的言论,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青岚宗高层心中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更大的波澜却已在外界酝酿。
大秦帝国,帝都咸阳。
赢武帝借青魔山秘境之事与白辰显圣之威,决定举办一场空前盛大的 “天下论道大会” 。旨在彰显帝国威仪,汇聚天下英才,共探修行之本。消息传出,八方震动,不仅是帝国境内的宗门世家,连西漠琉璃净土、瑶台仙阙等圣地,以及一些隐世不出的散修高人,都纷纷表示将派代表前来。
一时间,帝都风云际会,群英荟萃。而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一个方向——青岚宗。人们都想亲眼见识一下,那位传说中的“白先生”,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深不可测。
然而,作为焦点中心的白辰,对此毫无兴趣。
“论道?吵吵嚷嚷的,有什么好论的?不去。”他干脆利落地回绝了赵青河小心翼翼转达的帝国邀请,继续窝在后山晒太阳,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毫无关系。
赵青河不敢强求,只得硬着头皮,带着林轩、张凡等弟子,代表青岚宗前往帝都参会。心中忐忑不安,既怕堕了宗门(实则是白辰)的威名,又怕应对不当引来麻烦。
论道大会在帝国最大的 “问道坛” 举行。高坛耸立,旌旗招展,各方修士按序而坐,气氛庄重而肃穆。赢武帝亲临高坐,明心、洛冰云等圣地代表亦在贵宾席间。
初始的论道,多是各家阐述自家修行理念,引经据典,玄之又玄,虽有精妙之处,却也难免落入窠臼,难分高下。会场内虽无人喧哗,但一种无形的较劲与沉闷感弥漫开来。
直到一位来自西漠边陲苦修寺的 慧明禅师 登坛。
慧明禅师须眉皆白,面容枯槁,一身破旧僧衣,看似平凡,但一双眼睛却清澈深邃,仿佛能洞悉人心。他并未引用任何经典,只是盘膝而坐,缓缓讲述自身于红尘俗世、生老病死中体悟的禅理。言语平实,却直指人心,涉及欲望、执着、放下、本心等根本问题,竟让在场许多修士陷入沉思,连明心这等琉璃净土的真传都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慧明禅师讲罢,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青岚宗席位上的赵青河身上,双手合十,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阿弥陀佛。老衲听闻青岚宗有白先生,乃当世真修,境界高远,已窥大道本源。老衲愚钝,修行数百载,仍有许多困惑缠绕心头,如心魔暗生,不得解脱。不知白先生今日可在此处?老衲愿抛砖引玉,恳请白先生指点迷津,何为‘道’?如何降伏其心?”
此言一出,全场目光瞬间聚焦于赵青河!
慧明禅师此举,看似请教,实为叩问!是以自身修为和困惑为引,逼青岚宗,或者说逼白辰表态!若白辰不来,或派来的人无法应对,那青岚宗之前积累的赫赫声威,难免受损。
赵青河顿时压力如山,额头见汗。他如何能代表白辰回答这等深奥问题?林轩、张凡等人也是面色凝重,他们虽有所悟,但远未到能与人公开论道、尤其是与慧明禅师这等高僧论道的境界。
会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等待着青岚宗的回应。赢武帝微微蹙眉,明心与洛冰云也露出关注之色。
就在赵青河骑虎难下、准备硬着头皮说几句门面话搪塞过去之时——
一个慵懒的、带着些许不耐烦的声音,突兀地在每个人耳边响起,仿佛说话之人就靠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