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武器之路·国内

以及,陈默特别要求的,二十张军用级别的复合弩和与之配套的上千支猎杀弩箭。弩,在末世初期,是比枪支更具优势的武器——无声、无光、弹药相对容易补充(初期可以回收),并且在国内的法律灰色地带,获取难度远低于制式枪支。这些弩来自某个为特殊部门供货的厂家,精度和威力都远超民用产品。

当这些冰冷的钢铁造物被整齐地陈列在新建的“武器库”特定区域时,即便隔着透明的防尘罩,也能感受到那股森然的杀气。陈浩兴奋地抚摸着冰冷的弩身,而李秀娟则下意识地避开了目光,她还需要时间适应这些代表着暴力与杀戮的工具。

紧接着,是个人防护装备。

通过不同的体育用品公司和安保公司订单,大量的高质量防刺服、战术背心、作战靴、护膝护肘、防割手套被采购进来。这些装备虽然无法抵挡步枪子弹,但对于丧尸的抓咬、以及人类冲突中的冷兵器劈刺和流弹,有着至关重要的防护作用。陈默要求每人至少配备两套,并根据体型调整。

此外,还有数十顶符合军用标准的防暴头盔和与之配套的防爆盾牌。这些在防守堡垒入口或狭窄通道时,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然后,是训练与消耗。

陈锋深知,再好的武器,不会使用也是烧火棍。他通过特殊渠道,搞到了大量的训练用模拟弹(用于枪支练习)、空包弹、以及海量的冷兵器训练用未开刃刀剑和护具。同时,还有数量惊人的弓箭、弩箭的靶子和替换零件。

最让人惊喜的是,他居然设法弄到了几套激光模拟交战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尽可能接近实战的情况下,进行对抗训练,极大地提升军人的战术素养和实战心理承受能力,而又不会产生弹药消耗和安全隐患。

武器的入库过程,同样充满了紧张。每一次陈默进行短距搬运,陈雪都紧盯着内部传感器,生怕那神秘的“空间异常探测”再次出现。幸运的是,或许是距离足够近,波动足够微弱,整个国内武器储备阶段,并未触发任何警报。

陈锋的角色,也从单纯的采购者,迅速转变为教官和武器管理员。他在武器库旁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武器维护区,里面摆放着全套的武器保养工具、研磨设备、校准仪器。他亲自示范,教导家人如何拆卸、清洁、保养手中的每一件武器,从简单的匕首到复杂的复合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