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号舰桥,灯火比以往明亮了几分,却依旧难掩那份深植于骨髓的疲惫与凝重。星舰依旧残破,但一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一种源于知识灌注后的、沉静而锐利的气息,开始在各部门间流转。
林枫将昏迷的木婉清交由医疗部最资深的灵能医师团队进行看护后,便立刻投入了工作。他的脸色依旧苍白,眼神却如同经过淬火的星辰,燃烧着冷静而炽烈的火焰。
“玄机子,整合微光文明数据包,建立独立、隔离的次级数据库‘微光档案’。所有数据,分级授权,向全星盟科研人员开放。”林枫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工程部,以最高优先级,根据‘微光档案’中的‘星尘级舰体自修复技术’和‘多维能量导管编织法’,制定‘家园’号修复与强化方案,我需要在一周内看到第一阶段成果。”
命令被迅速执行。沉寂了无数岁月的远古智慧,如同甘霖般注入星盟近乎干涸的科技之树。工程团队在虚拟建模中兴奋地讨论着如何利用环境中采集的基矿,结合微光技术,生成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纳米机器人集群;能源部门则开始研究如何重新编织过载的能量网络,使其能效提升至少三倍,并具备更强的抗规则干扰能力。
科学团队更是如获至宝,日夜不休地解析着那些关于宇宙底层规则、信息本质以及对抗“帝皇标记”的理论。虽然大部分知识晦涩难懂,远超当前星盟的理解水平,但哪怕只是冰山一角,也足以带来革命性的启发。
林枫本人,则与玄机子以及少数核心成员,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两件事上:压制“帝皇标记”的活性,以及分析那个由集体意识最后传递来的坐标。
“‘标记’的波动频率在连接中断后有所回落,但其底层结构与我们的存在信息纠缠更深了。”玄机子投射出复杂的能量图谱,“根据微光理论,‘帝皇标记’是一种高维因果律锚点,常规手段无法清除。建议采用‘信息扰流’方案,利用我们获得的部分微光加密技术,生成一种持续变化的‘信息迷雾’,包裹标记信号,使其定位精度大幅下降,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
“执行。需要什么资源,优先调配。”林枫点头。这就像是在被猎人锁定的猎物身上披上了一层不断变色的伪装,虽不能摆脱追踪,却能增加被捕捉的难度。
随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星图那个孤零零的坐标点上。它位于一片连微光文明数据库中都标记为“未充分探索/高信息熵”的遥远星域,没有任何已知的文明迹象,也没有特殊的资源标注。
“微光文明为何给我们这个坐标?”李振眉头紧锁,他参与了连接,神魂受损不轻,但意志依旧如钢,“他们在最后时刻提到‘真正的意外’……这坐标背后,难道存在着连‘帝皇’都无法完全预料的东西?”
“或者,是一个陷阱。”另一位参与连接的科学家谨慎地说道,“微光文明本身也曾在帝皇的画卷中沉沦,他们的馈赠,未必全然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