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表象

有一阵子只要提明朝,总是有人搬出一句话,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热血吧?

确实!

姑且就认为当初朱棣也是这么想的,崇祯这个杀了与后金秘密谈判的袁崇焕,又杀了自己授意私下谈判的某大臣的皇帝是不肖子孙。

可以确认,京城就是一个边境城市,所谓的蓟辽督师,管的就是燕山山脉到山海关一线的防御。

随着草原联盟的分崩离析,热河察哈尔一带的部落,都已经宣布内附,成为了京城毛纺工业的主要供应商。

最近正在与英国人谈判,引进英国的绵羊,也不知道他们从哪打听到的消息。

国内的羊种产毛量不高,但是产羊绒,英国的羊毛产量高,但羊绒不行。

设在天津的棉纺厂,用蒸汽机带动纺织机生产,需要大量的优质煤炭。开滦煤矿投产后,不但能满足工业发展所需的优质煤,还对京城民间用煤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还有一个用煤大户是钢铁厂,京城本地倒是有煤矿,就是生产时会惊扰西山的皇陵。

所以,承辉帝一直在谋划,等开滦的煤炭产量彻底上来了,直接用影响风水龙脉的名义,给西山的煤矿都封掉。

反正他们也不怎么缴税!

为啥不缴税呢?因为能在西山开煤矿的,不是宗室就是外戚。有的是方法逃税。

回京的路上,从通州上岸时,贾琏抬头望西,远处从巨大的烟囱里钻出来的浓烟滚滚,以及进出的人家屋顶竖起的林立烟囱。

这一幕放在现代人的眼里叫做环境污染,PH2.5如何如何。

但是落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就是工业化,是国家强大的根基。是京城老百姓实实在在生活上的好处。

遵化铁厂官督商办后,产量远远高于官营之时,但这还不够,随着石景山皇家钢铁厂的投产,新式技术的运用,钢铁产量爆炸式增长,需要用大量的人工开矿和炼钢。

百姓有了就业机会,市面上的铁制品价格又跌了一个台阶。还有来自南洋的粮食冲击市场,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要不怎么承辉帝敢称盛世,敢叫一声承辉之治呢?

至少在京城,他看见的民生水平显著提高。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煤炭取代了柴,价格被打下去了,米价也被打下去了,这两个重磅开支下来了,百姓生活水平能差么?

出于防备宗室和外戚的目的,石景山钢铁厂虽然是皇家头衔,但实际运营都交给了研发厅。

因为皇帝很清楚,但凡被宗室和外戚掺和进去,就是下一个皇家央行。

承辉帝变法的这些年,大量的宗室和外戚被罢黜。承辉帝宁愿花钱养一群猪,也不愿意让他们掺和正经产业。

当然了,出于【仁厚】人设的维持,宗室和外戚,只要能走科举道路,还是有优待的,如果个人能力出众,搞出产业来,还是愿意扶持的。

只不过,这类人属于极少数。

从贾琏获得的消息得知,石景山钢铁厂,本质上是一个皇室和朝廷联合企业。

这个模式贾琏是乐见的,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企业,还是要有一些国企的。

只能说,承辉帝的变法初见成效,距离成功还很遥远。说起来,皇帝还是有点半场开香槟的嫌疑了。

不过不要紧,整体向好发展就行。国家那么大,利益方那么多,就钢铁企业而言,江南的苏钢是一群民间企业的统称,广东的钢铁企业,则是半民办官,相互竞争。有竞争,就是好事。

通州码头上岸时,贾琏看见了很多熟悉的脸庞。

内阁大佬来了三个,林如海,岳齐,潘季驯。宫里直接就是裘世安。领衔的则是三皇子李亨,研发厅的官员,根本排不上好。

一番寒暄,谢过前来迎接的诸公,贾琏丢下家眷,上了李亨的马车。

这辆顶级工匠打造的四轮马车极为宽敞,四匹马拉着走。

李亨总算可以光明正大的与贾琏同行了。

“关于贾兄的去向,父皇与内阁存在争议。内阁的意思,让贾兄作为内阁的代表,巡视全国,监督执行摊丁入亩,为下一步士绅一体纳粮的变法做铺垫。父皇的意思,贾兄擅长工商,研发厅可以升格为一个与六部齐平的部门,由贾兄来主导。还有,鸿胪寺也应该提到六部一个级别,由贾兄出任尚书。这样一来,贾兄兼任两个部门的尚书,六部变八部。你猜猜,父皇的意思能通过么?”

说着话,李亨递上一杯亲手泡的茶!

贾琏接过,扭头看一眼身边打扇子的宫装女,李亨笑了笑,凑近了低声道:“无碍!此王妃之族妹。”

草!还能更无耻一点么?这女的摆出一副任君采撷的样子,王妃家的脸不要了?贾琏心里默默的骂娘。

“未来如何,贾某不问。”贾琏决定,还是与这没啥底线的家伙保持距离。这都不是美人计了,是在骗,是大同案的未得逞版本。

李亨不免有点失望,只要贾琏表达出一点点兴趣,就算把人塞过去做个丫鬟,他都愿意。

当然了,本来就是有枣子没枣子打三杆子,就没指望能成功。

还有一句潜台词,咱俩可以做连襟。只要你首肯!

贾琏发现李亨是有点飘了!自从李元被困南洋后,看来李亨的地位提高很快,围在他身边的献媚的人不少啊。

“殿下有多久没有下车间了?有多久没有去坊市里走动了?”贾琏不动声色的提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