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有进无退

贾琏的去向还未确定时,云南先传回来坏消息。

巡视组在云南调查半年多,送交了一份报告。

该报告最重要的信息,当地铜矿的实际产量与铜锭运往京城有巨大的差额。

并且在云贵川三省,发现了大量的新铸铜钱。

这个是很明显的私铸铜钱案!在承辉帝看来,比什么贪污腐败严重多了。

这次是真的拔出萝卜带出泥,因为此案牵扯到铸币局,而铸币局又牵扯到内务府和户部。

巡察御史不敢怠慢,赶紧将查到的消息,走龙禁尉的渠道,快速送往京城。

也多亏此前拿下了巡抚、三司及总兵,地方官员群龙无首,才能顺利的查到这里。

报告中还掺杂着其他此前忽略的消息,比如说被缅甸攻克的六座县城,驻军不是说没有,只能说的没有。

所谓的云南总兵旗下的两万边军,实际人数不足两千,后续的防御,还是动员了民间青壮,加之缅军远道而来,力不能及远。

更多亏了贾琏登陆仰光,才一举扭转了战局,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是整个云南糜烂,甚至陷落的可能。

这一下事情大了!

承辉帝收到急报时,正在良妃的寝宫里做力气活,裘世安紧急来找,不敢惊扰,在外面等了好一阵,停歇了才让内侍进去通报。

衣衫不整的承辉帝出来,没好气的瞪着裘世安道:“若无大事,仔细你的皮。”

当然这也只是气话,他知道裘世安不会乱来。

果然看了急报之后,承辉帝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当即晕倒。

赶紧找太医来,一针下去幽幽醒来。

承辉帝有气无力看一眼裘世安道:“抄送内阁,让张相处置!”

裘世安没有立刻走,而是问太医:“圣人的病情,不要紧吧?”

太医犹豫了一下,才低声道:“操劳过度,需要好生静养。否则,难免有反复。”

裘世安这才离开,先让内侍通知抄送一事,自己来到坤宁宫,通报了皇帝的病情。

周皇后当即站起道:“去探望陛下。”

周皇后来到时,承辉帝已经坐起来了,看着气色好了一些,太医在一旁亲手煎药,见了皇后赶紧见礼。

承辉帝看见周皇后,不免有点尴尬。

好在周皇后只是关心皇帝的身体,一句劝谏也无。

急报抄送至内阁,立刻引起重视,凡遇大事,一群阁臣坐在一起商议此事,乃是当下内阁的风气。

“诸位,此事陛下交内阁处置,都说说吧。”张庭恩主持会议,众人皆沉默不语,或者说没想好。

张庭恩也不着急,不紧不慢的等着,心里却在琢磨,为何陛下直接交内阁处置?此事牵扯甚广,不应该啊。

这个事情里头最敏感的还是私自铸币的事情,这是张庭恩个人的判断。自从铸造银币后,承辉帝对铸币一事抓的很紧,每次发现私铸铜钱,或者私融铜钱铸造铜器的行为,绝对是亲自盯着,严厉打击。这次却直接转内阁,是不是陛下的身体不佳,没有精力处置呢?

只能说裘世安掌控后宫的手段严格,消息很难走漏。不过也就是暂时的,后宫也不可能密不透风。

没等众人说话呢,外面传进来几张纸条,说的是后宫紧急召见太医。

众阁臣皆人精也,一看就知道是皇帝生病了。

“我等还是先拿出一个章程来,再请陛下核准。”张庭恩提醒了一下各位阁臣,不能继续装哑巴了。

“一律惩处就是!”林如海率先开口,表示依法依规处置。

“还是先缓一缓吧,等陛下有明确意思再说。”李清也说了意见。

岳齐犹豫了一下,附和了李清的意见,缓一缓对大家都好,有时间去清理首尾。

潘季驯最为超然,此事与他无关,但不等于他就没态度:“在下倾向于林相的观点。”

张庭恩这才拍板:“那就依律处置,交由巡视御史全权办理。”

这其实是个折中的方案,怎么说呢,因为内务府的事情,内阁是无权处置的。

承辉帝喝了药,又休息一会之后,缓和了许多,太医坚持卧床休息三日,承辉帝也只能躺着。

得知张庭恩求见,承辉帝问了一下时间,忍不住道:“往常这个时候,内阁已经下值了,国事辛劳,诸公也不易。”

裘世安站在一旁低声道:“圣人,诸位阁臣还在等着召见呢。”

承辉帝知道他的意思,就是别见了,身体要紧,只是没明说。

“内务府的人员,交给李亨处置,你去传话,朕就不见他们了。”承辉帝其实想亲自处置,奈何提笔的力气都没有。

裘世安立刻出去传话,同时要求密卫,全部动起来,任何一点风吹草动,立刻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