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楚风烈烈

每个人都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展现出军人的飒爽英姿和威武雄壮。而在草场的外围,彩旗飘扬,鼓乐喧天。前来祝贺的各路代表和当地百姓络绎不绝,他们身着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现场气氛热烈,人声鼎沸,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仿佛整个八马城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而卓家众人,也在元宵节后,随着北上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回到了八马城。

他们此行不仅是为了参加项羽的开府庆典,更是为了向这位西楚霸王献上一份厚礼,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祝福。同时,卓家众人也想借此机会凑个热闹,感受一下这场盛大庆典的氛围。

上午巳时,阳光正好,吉时一到,伴随着激昂的战鼓声,项羽手握着那把饮血无数的青龙戟,缓缓地走上三丈高的点将台。

他身着金色玄甲,外披血色的披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宛如战神降临人间。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人们的心尖上,让人不禁为之震撼。当他站定在点将台上时,众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住了。

只见他剑眉斜飞入鬓,如刀削般的面庞上,一双怒目圆睁,眼神犀利如电,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他的嘴唇紧闭,透露出一种坚毅和果敢,让整个人更添几分霸气。

项羽站在点将台上,居高临下地扫视着台下的将士和百姓。他的目光所及之处,人们都能感受到那股强大的压迫力,纷纷低下头去,不敢与他对视。

然而,在他的眼中,却并没有丝毫的傲慢和轻视,只有对这些将士们的信任和对百姓们的感激。

在他的身后,站着一群忠诚的谋士和将领,他们身着华丽的战甲,神情肃穆,宛如钢铁长城一般。这些人都是项羽的左膀右臂,他们为项羽出谋划策,冲锋陷阵,是项羽能够成就霸业的重要力量。

台下,数万将士整齐地排列着,他们身着厚重的铁甲,手持长枪大刀,威风凛凛。

当项羽的目光扫过他们时,他们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动作整齐划一,铁甲碰撞的声音如滚滚闷雷,响彻整个广场。

“诸位!”项羽的声音压过呼啸的山风,“三个月前我们还蜷缩在山谷里啃冷硬的麦饼,如今半省六县赋税尽归我手!”他猛地抽出长枪,枪尖指向天际,“这不是我项羽天命,是你们用刀剑拼出来的!”

话音未落,演武场突然响起整齐的呐喊:“霸王!霸王!”声浪直冲云霄,惊起满山飞鸟。项羽望着台下那些熟悉的面孔——有的跟着他从部众起家,有的是打散的溃军,此刻全都眼含热泪,青筋暴起。

庆典第一项是祭天仪式。

项羽率领着众人,面向天空,虔诚地祭拜天地神灵。他祈求上天保佑楚国的复兴,保佑他的军队战无不胜,保佑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在香烟袅袅中,项羽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回荡在整个八马城上空:“今日,我项羽承蒙各路英雄豪杰的厚爱,在江南开府建衙,建立西楚江南共和领。我将以天地为证,以苍生为念,以民为重,扫平战乱,还天下一个太平!”

第二项是祭旗仪式。

八名壮汉抬着七色麒麟霸王旗缓步上前,旗面浸透了三场大战的鲜血。项羽将酒碗重重摔在旗面,火苗“轰”地窜起,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当火焰燃尽,麒麟化作焦黑轮廓,却更显霸气。

“以血祭旗,战无不胜!”殷野王的吼声中带着哭腔。

他本是明教匪徒,原本一辈子活得浑浑噩噩,直到被霸王所俘,跟着项羽攻城掠地,在攻打新阳县时被箭矢贯穿肩胛,如今伤疤仍在锁骨处狰狞盘结,而自己老爹白眉鹰王却与自己身处不同阵营,这复杂的局面让他内心五味杂陈。

祭旗完毕,便是盛大的阅兵仪式。

项羽一声令下,将士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依次从阅兵台前走过。他们的脚步声如同一阵阵雷鸣,震撼着大地。士兵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坚定的神情,他们高举着兵器,向项羽展示着自己的忠诚和勇气。

在阅兵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项羽的霸王铁骑。这些骑兵个个骑着高大健壮的战马,身着黑色的铠甲,手持长枪和长刀,威风凛凛。他们在阅兵场上疾驰而过,马蹄声如雷,扬起一片尘土。

项羽的骑兵部队以其强大的战斗力和机动性,成为了他在战场上的一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