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楚风烈烈

阅兵仪式结束后,项羽在阅兵台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他回顾了自己从起兵的初心到如今开府建衙的艰辛历程,感谢了将士们的忠诚和付出,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他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日,我们在此庆祝开府建衙,这是我们迈向胜利的重要一步!”项羽的声音激昂而有力,“但我们的目标还远未实现,世间战乱不休,天下百姓仍在受苦。我们要继续努力,团结一心,推翻扫平战乱,建立一个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的太平国家!”

演讲结束后,就是献礼环节。

各地氏族豪绅战战兢兢捧上礼盒,纷纷带来了珍贵的礼物,表达对项羽的敬意和祝福:豪商进贡的夜光杯,在烛火下流转着神秘的光晕;巧匠打造的百炼钢刀,刀身寒光凛冽,削铁如泥;原世界王室流落民间的玉璧,温润光泽,暗藏岁月痕迹。

而卓山镇进献的是一尊一米八高的青铜方鼎,重达八千斤,上面雕刻着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农时花鸟、狩猎征伐等等精美纹饰,由卓青牛等16名壮汉抬着,跟在老祖卓不凡身后,引来一路羡慕的目光。

那青铜方鼎上的纹路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每一道雕刻都凝聚着卓家工匠们的心血。

随后,庆典进入高潮——犒赏三军。

项羽命人抬出十二口装满铜钱的木箱,当着全军的面将铜钱抛洒空中。雨点般的铜钱落在将士们身上,有人跪地痛哭,那泪水里饱含着过往的辛酸与此刻的感动;有人欢呼雀跃,高声呼喊着霸王的名号,引得一片欢呼。

这些曾食不果腹的汉子,此刻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犒赏结束后,庆典进入最后环节——长街宴。

八马城中大街上一路排开,摆满了一排排的酒席桌,将士们和百姓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着这欢乐的时刻。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和美酒,烤得金黄的羊肉散发着诱人香气,新酿的米酒清甜甘冽。人们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项羽走下阅兵台,在秦(曹)真、虞子期、项庄三人的陪同下,来到百姓与将士们中间,与他们一一敬酒,共饮。

而卓青麟这会又干回了侍者角色,抱着一个十斤装的大酒坛,一路跟着几人,一边走,一边为几人倒酒,闻着酒香,倒也其乐融融。项羽的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与将士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和战斗情况。

将士们看到项羽如此平易近人,心中倍感温暖,更加坚定了跟随他的决心。

在宴会上,还有精彩的歌舞表演。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舞女在街上翩翩起舞,从街头舞到巷尾,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如同一群仙子下凡。

旁边,乐师们跟在舞女身后,演奏着欢快的音乐,为舞女们的表演增添了几分韵味。将士们和百姓们一边欣赏着表演,一边品尝着美食美酒,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夜幕降临时,城内广场上张灯结彩,项羽望着席间推杯换盏的众人。文臣谋士们峨冠博带,正高谈阔论着治国方略;武将们袒露着布满伤疤的胸膛,大声讲述着战场上的惊险瞬间。

角落里,几个老兵正在一边喝酒,一边互相交换缴获,笑声混着酒香在空气中弥漫。

然而,在这欢乐的背后,项羽的心中却有着一丝忧虑。他深知,这江南之地虽然在自己带领下开府建衙了,但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自己毕竟要返回江北,留下的众将能维持住一方太平么。

那些潜在的敌人是否会趁着他离开而蠢蠢欲动,这些问题如同阴霾般在他心头萦绕。

夜深了,庆典渐渐接近尾声。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散去,八马城渐渐恢复了平静。

项羽独自一人站在城墙上,望着星空,陷入了沉思。月光洒在项羽的身上,映出他高大而又坚毅、孤独而又挺拔的身影,月影被拉得老长老长。

他抬头凝视着浩瀚的星河,仿佛在那璀璨的星辰中寻找着未来的方向 ,思索着该如何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和百姓,在这乱世之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