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还要加税?我们连饭都吃不上了!“

“天杀的狗官!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我家连锅都卖了,哪来的银子?“

差役骑马冲入人群,挥鞭抽打叫骂的百姓:“刁民!竟敢辱骂朝廷命官!来人啊,把带头闹事的抓起来!“

几个衙役如狼似虎地扑向人群,抓住那个满脸胡茬的汉子就要捆绑。

“住手!“张宝一声断喝,大步上前。

差役眯起眼睛打量张角:“哪来的野道士?敢妨碍官府办事?“

张宝不卑不亢:“贫道见这些百姓已无活路,官府不加赈济,反而横征暴敛,是何道理?“

“大胆!“差役大怒,“给我拿下这个妖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衙役们放开汉子,转向张宝扑来。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站出十几个头系黄巾的壮年男子,挡在张宝面前。

“太平道弟子在此,休得无礼!“为首的一个浓眉大眼青年喝道。

差役见状,脸色微变,但很快又强硬起来:“反了!反了!你们这是要造反!“

张宝推开保护他的弟子,直视差役:“回去告诉你们县尊大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若再欺压百姓,必遭天谴!“

差役被张宝的目光震慑,竟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环顾四周,发现越来越多的灾民开始头系黄巾,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

“好...好得很!你们等着!“差役色厉内荏地丢下一句狠话,带着手下匆匆离去。

待官兵走远,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许多人跪在张宝面前,恳求加入太平道。

张宝扶起众人,高声道:“今日之事,诸位已见官府真面目。太平道广纳贤良,凡愿为天下太平而战者,皆可入我门下!“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照在张铁身上,为他镀上一层神圣的光辉。在他身后,越来越多的灾民系上黄巾,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在暮色中熠熠生辉。

离开灾民聚集的官道后,那队“衙役“策马驰入一片荒凉的土屋群内。为首的差役猛地扯下脸上的假胡须,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年轻面庞——此人名为马三,乃太平道中一名小头目。

“都仔细检查,有无尾巴跟着。“马三压低嗓音下令。

几名同伴立即四散开来,持刀在周边警戒。确认周遭安全后,马三从怀里掏出一块泛黄的绢布,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用朱砂勾勒着一幅简易地图。

“按渠帅指令,明日咱们去往另一县西边的李家村。“他的指尖在地图上缓缓划过,“切记,定要让百姓深信这是县太爷的命令,务必激起他们的怒火。”

说罢,马三将地图收入怀中,又从马鞍上解下一个深色包袱,里面叠放着几套款式各异的差役官服。

“轮流放哨,其余人抓紧歇息。明日寅时准时出发,须在午前抵达李家村。“话音落下,林中暮色渐浓,唯有战马偶尔发出的响鼻声,打破这片诡谲的寂静。

—————

云昌府,曲宁县。

夕阳如血,染红了干裂的大地。张角站在一处土坡上,望着蜿蜒数里的灾民队伍。他们中大多数已经系上了黄巾,在暮色中像一条金色的河流,缓缓流向山中。

“师父,今日又有三千人入我太平道。“浓眉大眼的青年马元义走到张角身旁,低声禀报。他是张角的大弟子,也是最早追随他的信徒之一。

(大汉府,征召人物:马元义是黄巾大方首领,负责召集荆、扬地区道众数万人到邺与冀州道徒会合,还往来洛阳,联络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为内应,筹备起义。但因张角弟子唐周告密,马元义被捕车裂。)

张角微微颔首,目光深邃:“还不够。云昌府数十县饥民数十万,我们要救更多人,为陛下将来灭楚,做足准备。”

(大汉府征召人物:张角:附属一万三千六百披甲执刃的黄巾力士,各方渠师,已投放于南方布局。)

(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黄巾起义领导人,自号大贤良师、天公将军。张角出身巨鹿,最初以传授弟子法术和咒语,创立了太平道,后来通过符水治疗病人,在八州发展了数十万信徒。)

(中平元年在渠帅马元义谋划起事被杀后,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号召三十六万部众同日起事。但不久张角便被北中郎将卢植打败,逼得退守广宗,并于同年秋冬间身亡。”

马元义正要说话,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骚动。两人回头,只见几个头系黄巾的年轻人押着一个身着官服的人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