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纠结

腊月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博陵县的大街小巷,张君宝裹紧了身上单薄的棉袍,低头快步穿过县衙前聚集的灾民。那些面黄肌瘦的男女老少蜷缩在墙角,眼中早已失去了希望的光彩,只剩下麻木与绝望。

“张县令,您行行好,跟李茂才大人说说情吧...“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突然扑过来抓住张君宝的衣角,那老妇人的手虽然抓住了君宝,但是还在不停地颤抖“我孙子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张君宝的脚步顿了顿,喉结上下滚动,却不敢低头看那老妇人的眼睛。他下意识摸了摸袖中藏着的半个馒头,那是他午饭时特意留下的。

“李大人正在午休,不便打扰。“他听见自己用官腔回答,声音干涩得像是另一个人在说话,“朝廷的赈灾粮很快就会到,大家再坚持几日。“

老妇人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松开了手。张君宝快步走开,袖中的馒头像块烧红的炭,灼烧着他的手臂。

县衙后堂温暖如春,炭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李茂才半躺在太师椅上,两个丫鬟一个捶腿一个剥着蜜桔。见张君宝进来,李茂才眯起那双被肥肉挤成细缝的眼睛:“君宝来了?正好,这批赈灾银两的账目你帮我看看。“

张君宝接过账本,手指微微发抖。上面清楚地记着朝廷拨下的五千两白银,到了县里账上却变成了三千两。他不用想也知道那两千两去了哪里——李茂才新建的宅院、新纳的小妾、还有每月送往知府衙门的神秘“孝敬“。

“大人,这数目似乎...“张君宝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父亲临终前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官场如战场,明哲保身方为上策...“

“嗯?“李茂才的眉头皱了起来。

“数目...十分清楚明白。“张君宝挤出一个笑容,“下官这就去归档。“

李茂才满意地点点头,随手扔给他一块碎银,然后,竖起右手的大拇指,说道:“拿去给你家小子买糖吃。我是知府的亲戚,跟着本官,亏待不了你。“

碎银落在青石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张君宝弯腰去捡,突然想起刚才县衙外那个老妇人枯瘦如柴的手指,怔怔地看着这锭碎银发呆。

傍晚回家的路上,张君宝特意绕道西市。往日热闹的街市如今冷清得可怕,只有几个衣衫褴褛的人站在寒风中,身前插着草标——那是卖身的标志。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跪在地上,头上插着稻草,身旁的中年男子正与一个富商讨价还价。

“二两银子,不能再多了。“富商捏着女孩的下巴左右查看,像是在检查牲口,“这丫头太瘦,养起来费粮食。“

“老爷,三两吧,她娘病着...“男子声音哽咽。

张君宝站在远处,握紧了拳头。他认得那人,是城东种地的王老实,去年丰收时还给他送过一篮新摘的梨子。

“君宝?“

一个熟悉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妻子王秀站在巷口,怀里抱着他们三岁的儿子平乐。王秀原本红润的脸颊如今也凹陷下去,但看到丈夫时还是努力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