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绣球如流星赶月,划破混沌,瞬间击中蔡佳轩肩头。顿时,无边威压如泰山压顶般涌来,似要将他的道心碾碎,化作女娲大道的一部分。蔡佳轩只觉五脏六腑如被重锤击打,喉头一甜,险些喷出鲜血,但他咬紧牙关,运转混元无极之力,如砥柱中流般抵住威压。却见那威压竟如冰雪遇暖阳,渐渐化作滋养道心的甘泉,流入他的经脉、丹田、识海。头顶庆云中隐约现出“容”“仁”二字,光芒万丈,与女娲娘娘的宝光交相辉映。
女娲娘娘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轻笑:“善哉!易教教主果然有大恒心、大毅力,竟能将吾之大道化为己用。此局,吾便算胜了半子。”其声中既有惊讶,亦有赞赏。
元始天尊抚掌笑道:“女娲教主之威,果然名不虚传。易教教主能接下此球而不倒,已是难得。”眼中尽是欣慰之色。
老子亦点头:“大道之争,非胜败可论。今日各展所学,于吾等皆是裨益。”拂尘轻挥,清气缭绕,尽显太清之妙。
通天教主收了青萍剑,冲蔡佳轩拱手:“小友今日让吾见识了易教之道,佩服!”言语中尽是豪爽与敬佩。
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互视一眼,同时合十:“阿弥陀佛,易教教主能屈能伸,他日必成大器。”佛光中隐隐有赞叹之意。
蔡佳轩稽首行礼:“多谢诸位教主指教。吾易教愿与四教共参大道,同护苍生。”言辞恳切,尽显胸怀。
女娲娘娘轻轻挥手,山河社稷图缓缓收起,图中世界的悲欢离合亦随之消散,化作点点灵光,融入混沌之中。她道:“今日论道暂告一段落。待吾梳理大道因果,自会降下法旨,定封神榜之规。”
言罢,诸圣各自化作流光散去,唯有蔡佳轩独留玉京山巅,望着手中青竹杖上残留的红绣球宝光,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今日虽全了女娲娘娘的颜面,却也让诸圣看到了易教的潜力与胸襟。接下来的封神榜重签之争,或许会更加激烈,但他已做好准备,为了心中的大道,为了天下苍生,哪怕再历千劫万难,亦在所不惜。
忽有清风拂过,带来下界百姓的欢声笑语,蔡佳轩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坚定之色。他轻抚青竹杖,喃喃自语:“大道漫漫,吾与卿当携手共进,渡尽苍生,方不负这一场轮回……”言罢,化作一道青光,消失在混沌之中,只留下玉京山巅的点点灵光,诉说着这场惊天动地的论道之争。